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荣过家上冢·其二》
《子荣过家上冢·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名遂功成不肯闲,故乡曾见几人还。

百年扶杖华颠老,争看钱家锦绣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功成名就却不愿停歇的老者,他回望故乡,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名遂功成不肯闲”,开篇即点出主人公虽已功成名就,却依然不辞辛劳,不肯停下脚步,展现出一种积极进取、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次句“故乡曾见几人还”,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人去楼空的无奈。这句话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人事更迭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故乡情感的共鸣。

第三句“百年扶杖华颠老”,描绘了主人公年事已高,白发苍苍,手持拐杖的形象。这一形象既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也展现了主人公坚韧不拔、面对衰老仍保持尊严与坚持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争看钱家锦绣山”,以“钱家锦绣山”象征着繁华与富庶,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怀念。同时,“争看”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也暗示了主人公希望故乡能够保持繁荣与美丽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功名、故乡、时间、衰老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晚秋词·其二

巷柝沈沈夜已永,凌晨顿觉秋光冷。

霜树低垂鸦未飞,玉炉初暖烟逾静。

佳人睡起倦含嚬,欲整衣裳粉自匀。

身倚阑干意怊怅,庭前尚有未归人。

(0)

秋原

驱车登陇首,秋望兴悠然。

禾黍分残雨,村墟淡野烟。

钟声出古寺,雁影下长天。

更欲寻摩诘,犹堪画辋川。

(0)

谢太傅祠

一笑翩然载酒行,东山女妓亦苍生。

能支江左偏安局,难遣中年以后情。

花下残棋儿破敌,镫前老泪客弹筝。

荒祠隔叶黄鹂语,犹似当初丝竹声。

(0)

壮心

壮心不自抑,屡向五更愁。

岁暮公孙被,天寒季子裘。

关山多雨雪,江海少归舟。

昧爽披衣起,钟声在寺楼。

(0)

岁暮绝句·其三

摊书卓午纸窗明,遣兴新诗又早成。

卖却巾车赢岁事,深居不用叹徒行。

(0)

虞城

杞城才过又虞城,宾恪犹存旧日名。

一样六朝称禅受,几曾白马到西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