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尚未雨,江行苦浅流。
频随归雁去,不为落花留。
子舍依黄岳,亲年若楚丘。
笼葱多玉杖,采得自罗浮。
春半尚未雨,江行苦浅流。
频随归雁去,不为落花留。
子舍依黄岳,亲年若楚丘。
笼葱多玉杖,采得自罗浮。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江行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首句“春半尚未雨,江行苦浅流”点明时节与旅途的艰难,春已过半却未见春雨,江水因浅而行进困难,营造出一种略显萧瑟的氛围。接着,“频随归雁去,不为落花留”运用对比手法,雁南飞而人独行,落花虽美却无法留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子舍依黄岳,亲年若楚丘”两句转而表达对远方亲人及友人的思念,子舍(可能指友人的居所)靠近黄岳,亲年(可能指友人的父亲)年岁如楚丘(古代地名,此处或比喻年高),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特色,也蕴含了对长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笼葱多玉杖,采得自罗浮”则以具体的物品——玉杖和罗浮山,象征着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玉杖可能寓意着高洁与尊贵,罗浮山则是道教圣地,象征着精神追求与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吾家有赐茔,近在尚书浦。
前区百亩田,后启重门堵。
子姓俨成行,科名多接武。
家风万石传,花竹平泉圃。
蝉联二百祀,魂魄犹兹土。
一旦阅沧桑,他人代为主。
痛我游子身,中年遭薄祜。
驱车去关河,行行远豺虎。
亲朋不可见,何况予同父。
碌碌想阿奴,耕田故辛苦。
行者叹四方,居者愁门户。
岂为别离哀,努力念尔祖。
东风吹江水,一夕向西流。
金山忽动摇,塔铃语不休。
贿师一十万,虎啸临皇州。
巨舰作大营,飞橹为前茅。
黄旗亘长江,战鼓出中洲。
举火蒜山旁,鸣角东龙湫。
故侯张子房,手运丈八矛。
登高瞩山陵,赋诗令人愁。
沈吟十年馀,不见旌旆浮。
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
阖庐用子胥,鄢郢不足收。
况兹蠢逆虞,已是天亡秋。
愿言告同袍,乘时莫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