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秀色田盘得,亦有幽人继远公。
日暝龙蛇潜大壑,天清鹳鹤振秋风。
味齐甘苦休尝舌,心了方圆任凿空。
枯寂年来晦踪迹,夕岚朝翠共冥蒙。
匡庐秀色田盘得,亦有幽人继远公。
日暝龙蛇潜大壑,天清鹳鹤振秋风。
味齐甘苦休尝舌,心了方圆任凿空。
枯寂年来晦踪迹,夕岚朝翠共冥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首联“匡庐秀色田盘得,亦有幽人继远公”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暗示着这里曾有高士居住,如今又有隐者相续。接着,“日暝龙蛇潜大壑,天清鹳鹤振秋风”两句,通过日落时分龙蛇隐匿于深谷,以及天空清澈时鹳鹤振翅秋风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味齐甘苦休尝舌,心了方圆任凿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味齐甘苦”比喻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心了方圆任凿空”则表达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寓意心灵的自由与宽广。最后,“枯寂年来晦踪迹,夕岚朝翠共冥蒙”两句,以时间的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君不见孔家藏书屋,屋坏犹闻起丝竹。
又不见郑家注书老,书带后来垂作草。
如今王家万卷文字林,桃花一树春沈沈。
花成不劳主人种,花落更同山客吟。
从来春花重萼不缀实,此花可玩实可食。
我拟天公出奇物,来寿主人并饷客。
春前待花花下狂,春后待实林下尝。
定知此桃不作寻常草木味,祗作旧时文字香。
王夫子,多酿酒。
春风亭馆何处无,天锡名花祗翁有。
从翁乞醉三万日,仍令醉后花从笔间出。
君不见明州城中日月湖,萦蓝缭白如画图。
良时乐游古亦有,何人破雪浮官厨。
金猊暖压红氍毹,紫貂醉拂青珊瑚。
麈尾高悬前唾壶,使君霜髯双脸朱。
同时僚客总豪秀,陆池阆苑罗仙儒。
名谈锋凑初不恶,安得玉人歌缕珠。
似闻州民喜公出,终日绕岸狂欢呼。
淫弦浊管何足道,入耳得此成真娱。
城尖数峰大模糊,山郭何路通樵苏。
年年腊前得三白,乐岁仍然多饿夫。
定知新年稍安乐,风流使君江左无。
是身虚空中,如云本无有。
游行又其寄,纵乐安得久。
嵌岩大磈质,镵削奇鬼手。
栋宇起何年,名称出谁口。
忆昔扳藤蔓,淩空讶鸡狗。
疏疏石生窾,剡剡室悬斗。
乘峻开栈梯,缘明挂窗牖。
岂无题壁堂,多逢斫畬叟。
贤侯韦平家,雅韵王谢友。
骊珠百四十,模写已八九。
坐我南楼床,浇我北海酒。
人生主客意,如此岂云偶。
风花命浮沉,木雁天可否。
悠然付一嘘,山灵倘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