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接插》
《接插》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

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

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接插》,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诗中以“接插”这一植物学现象为喻,探讨了自然法则与造物者的智慧。

首句“毋为恋旧林,别假一枝阴”,诗人以“恋旧林”比喻对过往事物的留恋,而“别假一枝阴”则暗示了寻求新的、不同的事物或环境。这两句诗表达了在变化与选择中的态度,鼓励人们不拘泥于过去,勇于探索和适应新环境。

接下来的“忽凿自然理,翻知造物心”,通过“自然理”的发现,揭示了对造物者(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这里强调了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重要性,以及从中获得的智慧和启示。

“异根能作合,非种莫相侵”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融合与和谐共存的可能性。这里的“异根”象征着差异,“作合”意味着结合,“非种莫相侵”则表明了不同事物之间应保持界限,避免冲突。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即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最后,“君看芝兰室,其中渐染深”以“芝兰室”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美好、高雅氛围的空间。这里的“芝兰”象征着美德、高洁,而“渐染深”则表示这种美德或高雅的品质会逐渐渗透、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这句话强调了高尚品质的传播与影响,鼓励人们追求并传播美好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接插”这一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哲学思考和社会伦理观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高凉杂诗八首·其三将至莲塘驿雷雨

迅雷鸣汉外,烨电出云间。

二气无停晷,玄机若转环。

惊乌栖不定,牧竖疾驱还。

古驿堪投宿,遥看隔几山。

(0)

集杜五首·其二登大雄寺后阁

古寺僧牢落,登临意惘然。

江流天地外,晚景卧钟边。

宫阙通群帝,虚空不离禅。

上方重阁晚,自有一山川。

(0)

许徵君自叙

方水玉含辉,圆泽珠沉照。

至宝恒秘藏,曾不事炫耀。

大矣造化工,混沦无窾窍。

秋至月华鲜,凭轩展清眺。

百虑静中息,默默观玄妙。

内外既两忘,万应神不掉。

真乐岂外假,神理匪言笑。

膏灼兰自薰,所以龚生吊。

(0)

赠游金陵三首·其三

青溪馆前江月明,桃叶渡头江水清。

莫向酒垆听玉树,谁能不起客中情。

(0)

子夜歌

青丝贯蠙珠,是侬幼所佩。

丝丝自相牵,珠珠自相对。

(0)

秋日东莞钟茂才曰如过访山居分得风字

广屋栖迟桂苑东,赢逢诸少赏心同。

挥毫客拟吴筠赋,入座人疑卫玠风。

袅袅香留飘绮座,荧荧奎聚映疏栊。

豪来气唾千人废,色色分明大国工。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