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积雪》
《积雪》全文
宋 / 黄裳   形式: 古风

能积又能亡,时高又时低。

圭璧随所寓,陵谷岂可齐。

夷坦掩曲径,勿使狐生疑。

光明破宿霭,勿使鸡求栖。

在腊方得时,此意非尔知。

知我为馀寒,不知为繁禧。

(0)
鉴赏

这首诗《积雪》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描绘积雪的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能积又能亡”,以积雪的形成与消融,象征事物发展的无常与变化。积雪的积累与消失,反映了自然界中物质状态的转换,同时也寓意着人生与世间万物的兴衰更替。

“时高又时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化的不确定性,积雪的高度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波动,如同人生的起伏不定。这一句暗示了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固执于一时的高低。

“圭璧随所寓,陵谷岂可齐。”这里将积雪比作珍贵的圭璧,指出它们虽然珍贵,但因所处位置不同,其价值和形态也会有所差异,无法完全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隐喻,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背景下的价值差异。

“夷坦掩曲径,勿使狐生疑。”这一句表达了对简单与复杂关系的理解。平坦的大道可能掩盖了曲折的小径,使得那些寻求独特路径的人产生疑惑。这不仅是在说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在告诫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不应盲目追求平坦易行的道路,而应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勇于发现和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光明破宿霭,勿使鸡求栖。”通过比喻,诗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阳光驱散雾气一样,勇敢地克服障碍,而不是像鸡一样寻找避难所。这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面对困境时不退缩,而是寻求解决之道。

“在腊方得时,此意非尔知。”这句话点明了时机的重要性。在寒冷的冬季,积雪的形成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或感受到其中的意义。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智慧的启示,强调了对时机把握的重要性。

“知我为馀寒,不知为繁禧。”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在经历严冬之后,人们往往更能珍惜春天的到来,认识到艰难时期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自然循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提醒人们在逆境中也能找到成长和希望。

综上所述,《积雪》一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黄裳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和丁端叔书怀韵二首·其一

养花藏日半笼晴,尚有娇红照眼明。

却恨中年怕离别,好诗撩动故乡情。

(0)

一松五凤雏。

(0)

海康书事十首·其十

合浦古珠池,一熟胎如山。

试问池边蜑,云今累年闲。

岂无明月珍,转徙溟渤间。

何关二千石,时至自当还。

(0)

端午贴子词.皇后阁五首·其二

槐影绿成围,腰舆茧馆归。

我躬惟服浣,先织衮龙衣。

(0)

孝宗明堂前享太庙三首·其三还大次用《乾安》

礼既行矣,乐既成矣。维祖维妣,安且宁矣。

皇举玉趾,佩锵鸣矣。拜贶总章,于厥明矣。

(0)

宁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四首.再盥洗用《乾安》

觞澹初勺,礼戒重盥。假庙以萃,取象于观。

清明外畅,精肃中贯。我仪图之,三灵攸赞。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