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庐山》
《过庐山》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人终眼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0)
注释
匡庐:指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有道家文化背景。
袖手:形容轻松、悠闲的样子。
天星:指天空中的星星,象征高远的理想或目标。
春梦:比喻短暂而美好的人生经历。
鹤帐:隐士的居所,常用来指代隐逸生活。
鸥汀:鸥鸟栖息的水边沙洲。
香山士: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以山水诗著名。
翠屏:绿色的山屏,形容山色青翠如画。
翻译
我曾几次询问匡庐山,何时能轻松地摘取星空的星辰。
世间如同春天的美梦,醒来时已头发花白,山峦却始终如老友般青翠。
我想要写信给鹤群,寻找隐居之地,又呼唤渡船过鸥鸟栖息的沙洲。
将来若能学到香山居士的风范,我必定会在那翠绿的山屏中建造草屋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多次探访与深厚情感。诗人通过问询自己多少次经过匡庐,何时能够像神话中那样轻易摘取天上的星辰,表现出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世如春梦空头白"则是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将世间的一切比作春日里的梦,醒来后发现头发已白,说明时间流逝,岁月匆匆。

接着,"山似故人终眼青"中,诗人通过将庐山比喻为不变的旧友,以此表达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美之情。即使是人类最亲近的人,也无法长存,但庐山却如同老朋友般始终以青翠面貌呈现。

在下一句,"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中,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古代隐士的生活,寻找他们留下的文化遗迹,同时也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最后两句"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在香山(即庐山)学习的经历,并且决心要像古代的隐士一样,建立自己的草屋,隐居于自然之中,以此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意义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渡黄河至清江浦道中三绝句·其一

杨柳西风澹碧搓,萧条秋影倚黄河。

劝君莫管旗亭别,马上征人怨汝多。

(0)

王子猷

平生爱竹手频栽,江上人家一径开。

纵是无心已成癖,葛巾芒屦为谁来。

(0)

佛手

八闽风候暖,佛手出冬花。

秀质含霜净,幽香度岭赊。

却难称色相,似欲揽袈裟。

不必标全月,清凉本一家。

(0)

轻云

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

倏然散於风,高空不能陟。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

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

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

德薄灾荐臻,忸怩临兆亿。

(0)

微雨·其二

敷泽恰宜春,洒寒时作雪。

田畴膏润足,园林清景别。

缀琼梅沃心,梳翎鹤弹舌。

眷言利东作,钦承倍欣悦。

(0)

卖废宅

壁有苍苔甑有尘,家园一旦属西邻。

伤心怕见门前柳,明日犹如陌路人。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