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我屋宽,寝处无复馀。
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
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
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
老我于其閒,兀兀穷朝晡。
起立足欠伸,偃卧足展舒。
窗明火焙煖,似欲忘囚拘。
屋前有隙地,客舍不可无。
花阑及菜圃,次第当耘锄。
东野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我贫不全贫,尚有百本书。
谁谓我屋宽,寝处无复馀。
谁谓我屋小,十口得安居。
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
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
老我于其閒,兀兀穷朝晡。
起立足欠伸,偃卧足展舒。
窗明火焙煖,似欲忘囚拘。
屋前有隙地,客舍不可无。
花阑及菜圃,次第当耘锄。
东野载家具,家具少于车。
我贫不全贫,尚有百本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面对生活困境时,选择移居并适应新环境的心境与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比“屋宽”与“屋小”,展现了诗人对居住空间的灵活利用和适应能力。他将屋子分为不同的区域,一部分用于子女的学习,一部分用于仆人的休息,自己则在空闲时间享受宁静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南荣坐诸郎,课诵所依于”,意味着在南面的房间,孩子们可以安心学习,而“西除著僮仆,休沐得自如”则表明仆人们在休息日也能得到自由。这种安排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以及对仆人劳动的尊重。
接着,“老我于其閒,兀兀穷朝晡”描述了诗人晚年在新居中的生活状态,虽然忙碌,但也有闲暇时光,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他通过“起立足欠伸,偃卧足展舒”来表达对日常生活的满足感。
“窗明火焙煖,似欲忘囚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室内明亮温暖的场景,让诗人仿佛忘记了外界的束缚,享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最后,“屋前有隙地,客舍不可无。花阑及菜圃,次第当耘锄”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规划,不仅种植花草,还开辟菜园,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东野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可能是指诗人迁移时的情景,家具虽少,但足以承载他的生活所需,体现了他在物质上的节俭和精神上的富足。
“我贫不全贫,尚有百本书”则点明了诗人在物质贫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精神的富足,拥有百本书作为精神寄托,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元好问在逆境中寻求生活平衡、注重家庭和谐、珍惜自然与知识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作品。
零雨暮云歇,秋气晨益清。
名园逝探历,四顾抒中情。
空翠映帘幕,飞泉潆阶庭。
岩花渐凋谢,汀芷扬其馨。
翔翼拂高汉,游鳞浮且沉。
式觏孤征雁,载聆寒蜩鸣。
眷此惬幽赏,离忧聿已平。
何当占一壑,永毕吾余生。
前月有人京口至,向我具说京口事。
可怜十万良家子,被驱血作长江水。
马首纷纷红袖啼,城中处处青磷起。
玉帛子女委如山,良民痛哭官兵喜。
忆昨海艘蔽江下,艅艎艨艟捷如矢。
炮火朝轰建业城,烽烟夜照瓜洲市。
北军病热人马疲,辽人三万一万死。
岂无浙军但袖手,将军阵亡中丞走。
天堑之险一苇航,区区孤城亦何有。
城中食尽还出降,官吏抱印趋道傍。
釜鱼假息非得已,男号女哭形苍黄。
从来兵机有翻覆,龙江关头昼飞镞。
佽飞材官骑若云,死国还能立战勋。
婴城既有郎尚书,杀敌复用梁将军。
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
腰间血洗大食刀,马上横飞仆姑箭。
追奔逐北旋枯蓬,沿江报捷速飞电。
此时官军却入城,苦死鸡犬无留生。
讵有童男贯高槊,似闻节妇悬衣桁。
呜呼此事真可吁,屠戮岂异犬与猪。
上功尽拟侯王相,烈焰翻将玉石俱。
杀民何锐杀贼怯,尔辈不得夸身殊。
昨夜寡妪哭交衢,骨肉丧尽身羁孤。
腹饥足茧但僵卧,日暮哀哀眼血枯。
《京口行》【清·邵长蘅】前月有人京口至,向我具说京口事。可怜十万良家子,被驱血作长江水。马首纷纷红袖啼,城中处处青磷起。玉帛子女委如山,良民痛哭官兵喜。忆昨海艘蔽江下,艅艎艨艟捷如矢。炮火朝轰建业城,烽烟夜照瓜洲市。北军病热人马疲,辽人三万一万死。岂无浙军但袖手,将军阵亡中丞走。天堑之险一苇航,区区孤城亦何有。城中食尽还出降,官吏抱印趋道傍。釜鱼假息非得已,男号女哭形苍黄。从来兵机有翻覆,龙江关头昼飞镞。佽飞材官骑若云,死国还能立战勋。婴城既有郎尚书,杀敌复用梁将军。将军突骑来酣战,虎头燕颔谁不见。腰间血洗大食刀,马上横飞仆姑箭。追奔逐北旋枯蓬,沿江报捷速飞电。此时官军却入城,苦死鸡犬无留生。讵有童男贯高槊,似闻节妇悬衣桁。呜呼此事真可吁,屠戮岂异犬与猪。上功尽拟侯王相,烈焰翻将玉石俱。杀民何锐杀贼怯,尔辈不得夸身殊。昨夜寡妪哭交衢,骨肉丧尽身羁孤。腹饥足茧但僵卧,日暮哀哀眼血枯。
https://shici.929r.com/shici/Jijw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