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名义动乾坤,招屈亭前遗庙存。
目断微波悲帝子,情深芳草忆王孙。
舳舻箫鼓中流竞,涕泪山川故国繁。
自古有才多不遇,临风酾酒暗销魂。
武陵名义动乾坤,招屈亭前遗庙存。
目断微波悲帝子,情深芳草忆王孙。
舳舻箫鼓中流竞,涕泪山川故国繁。
自古有才多不遇,临风酾酒暗销魂。
这首清代赵士麟的《招屈亭》描绘了一幅感怀历史、缅怀忠臣的场景。首句“武陵名义动乾坤”以壮丽的景象开篇,暗示屈原的名声深远影响着天地。次句“招屈亭前遗庙存”点出题目的所在,屈原庙宇犹在,引发诗人对先贤的追思。
“目断微波悲帝子”通过眼前江水,诗人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仿佛能看见他在江边的孤独身影。“情深芳草忆王孙”借芳草寓言屈原的高洁品格,以及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
“舳舻箫鼓中流竞”描绘了舟船竞渡的热闹场面,与屈原的悲剧形成对比,表达对屈原才华未展的惋惜。“涕泪山川故国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情感,山河间的泪水仿佛诉说着对楚国的哀悼。
最后两句“自古有才多不遇,临风酾酒暗销魂”是诗人对历史上众多怀才不遇之人的共鸣,也是对自己或同类遭遇的感慨,借饮酒消愁,表达了对屈原命运的深深同情和对人生的无尽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沉思。
垂领两髦,自綦双絇,满庭玉树辉光。
诵诗习礼,橦布作衣裳。
应是蓝田种玉,琢许多、圭珀璆琅。
令人叹,何物老妪,生此宁馨郎。
想当年生日,曾试啼声,定不寻常。
崭然露,头角怪底清扬。
休誇封胡羯末,淮南后、裔姓名芳。
君家住,虽临湓浦,华胄也称王。
问君何所望,征营复彷佛,有时思入重泉下,有时魂游九天上。
若灭若没不可方,或有或无难为状。
不为攒霭黛千峰,不为停烟青万嶂。
只为可仰一高山,寝食如遗心靡他,踌躇四顾如有丧,朝夕不见魂荡荡。
朝不见山,夕不见山,黛峰青嶂千万般。
日日在眼前,曾不解君颜。
朝兮望山,夕兮望精,神注想他,物不能干。
忽己置身高山侧,宁须登顿劳攀援。
朝也见山,夕也见山。
魁岸气势,静重仪形,终日对羹墙,间世人爱山。
只是山如君,望山岂徒然。
为君题作望山篇,留与象郡人间传。
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
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
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
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
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
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
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
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
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
群莺声乱。记双柑共擘,倚阑听倦。
小篆镌华,翠石玲珑,字字惹伊悽恋。
飞残柳絮芳园寂,奈梦痕、草桥人远。
只朝朝、纫并秋兰,锦带佩囊相伴。
应料风枝写就,与玄玄、小印纤手钤遍。
一缕红心,一捻红情,珍重莫教轻损。
青楼侠气都销尽,剩片玉、芙蓉烟泫。
看流传、笔仿冰斯,恍惚画眉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