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
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
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
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
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
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
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
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
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
岁在戊申月逢七,由朔至十加二日。
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
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
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
从子慎中前致词,今年孺人年七十。
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
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
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
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
这首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伯母颜孺人七十寿》诗,描绘了一场为庆祝伯母颜孺人七十大寿而举办的盛大宴会。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们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戴,以及寿宴上温馨和谐的氛围。
首句“岁在戊申月逢七”,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戊申年的某个月份,恰逢伯母颜孺人七十大寿。接着,“由朔至十加二日”则进一步说明了寿辰的具体日期,从月初到月末,再加上两天,充分体现了对寿辰的重视与庆祝的持续性。
宴会的场景被生动地描绘出来:“吾家华堂敞高筵,平旦欣欣孙子集。”描述了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摆满了丰盛的宴席,清晨时分,子孙们满怀喜悦地聚集一堂,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
接下来,“杯盘纷错具旨珍,人各有持供其职”表现了宴会上丰富的食物和精心准备的菜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忙碌而有序地为寿宴服务。通过“罗跪再拜次第陈,奉充孺人腹中实”这一细节,展现了对长辈的恭敬与孝顺,每一道菜都精心准备,只为满足伯母的口腹之欲。
“一觞一箸和气蒸,欢溢堂除难具悉”描绘了宴会的气氛,酒香与美食的香气弥漫整个大厅,欢声笑语充满每一个角落,难以一一详述。从子慎中在此刻站出,表达对伯母的祝福:“今年孺人年七十。齿坚腹健头发苍,炯炯两眸如点漆。”他赞美伯母虽已年届古稀,但身体依然健康,精神矍铄,眼神如同点漆般明亮。
最后,“懿慈本自协天休,以德召祥理可必。嘉庆请从今岁始,遐龄长驻苍山色。岁岁来陈此日觞,孺人不老从子耋。”表达了对伯母长寿的祝愿,希望她能享受长久的幸福生活,每年都能在这一天举杯庆祝,直到永远。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家庭对长辈寿辰的隆重庆祝,也体现了对长寿与美德的颂扬,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敬意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