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砌铺阿色似霜,从知驹影迅堂堂。
披裘无那王恭老,泣路应怜阮籍狂。
洒宇飘飖迷蝶舞,入池喁唼惹鱼忙。
花天月地粘还滞,白白红红两不妨。
簇砌铺阿色似霜,从知驹影迅堂堂。
披裘无那王恭老,泣路应怜阮籍狂。
洒宇飘飖迷蝶舞,入池喁唼惹鱼忙。
花天月地粘还滞,白白红红两不妨。
这首诗描绘了柳絮在空中飘扬的景象,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簇砌铺阿色似霜”开篇,将柳絮比作霜雪覆盖的地面,形象地展现了柳絮洁白而密集的形态。接着,“从知驹影迅堂堂”一句,通过比喻马蹄疾速,暗示柳絮随风飘荡的速度之快,表现出时间流逝的迅速感。
“披裘无那王恭老,泣路应怜阮籍狂”两句,运用典故,借王恭披裘和阮籍狂放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王恭披裘是形容其寒酸落魄,阮籍狂放则是指其行为不拘礼法,这两者都与诗人所见的柳絮飘零相呼应,寓意人生的短暂与飘忽不定。
“洒宇飘飖迷蝶舞,入池喁唼惹鱼忙”描绘了柳絮在宇宙间自由飘荡的情景,蝴蝶被其吸引起舞,鱼儿在水中忙碌地游动,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和谐共存。
最后,“花天月地粘还滞,白白红红两不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无论是白絮还是红花,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它们的存在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高下之分,强调了万物平等、和谐共生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柳絮飘飞的细腻描绘,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