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立春寒,风吹雪不乾。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
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
最好立春寒,风吹雪不乾。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
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与感受,细腻地捕捉了季节转换中自然与人心微妙的变化。
首句“最好立春寒,风吹雪不乾”,开篇即以“最好”二字表达对初春寒冷的独特喜爱,虽是严冬未尽,但春风已至,雪花在风中飘扬而不尽,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凄美的氛围。
“花光犹未满,莺语已先欢”两句,通过对比花开未盛与黄莺早鸣,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花虽未完全绽放,但黄莺的啼鸣已经充满了喜悦,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养薄惭牲鼎,飞高羡羽翰”则转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以“养薄”自谦,表达了自己在学问或事业上的不足,却羡慕那些能够展翅高飞的人,暗含对自由与成就的向往。
最后,“催人小儿女,身渐及栏杆”一句,以“小儿女”的成长与“身渐及栏杆”的动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也逐渐感受到岁月的流转,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雨馀芳草碧萧萧。暗春潮。荡双桡。
紫凤青鸾,旧梦带文箫。
绰约佩环风不定,云欲堕,六铢香,天外飘。
相思为谁兰恨销。渺湘魂、无处招。
素纨犹在,真真意、还倩谁描。
舞镜空圆,羞对月明宵。
镜里心心心里月,君去矣,旧东风,新画桥。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