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
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
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
夜分林采变,旸谷看浴日。
九州皆片尘,盛夏犹惨栗。
我闻思一往,安得飞仙术。
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客有言泰山者因思青城旧游有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登临青城山的体验,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展现了山势之高和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描绘了月光洒在岩石山谷间的静谧与迷人,让诗人不愿离开。
诗人想象明日下山时,“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流露出对山中溪流的惊叹。然而,山脚下的云雾仍未散去,“山麓云未归,平地泥没踝”,进一步突显了山之高峻。诗人感慨“乃知宿处高,所恨到者寡”,表达出对能攀登如此高峰的庆幸,以及未能多游历其他美景的遗憾。
最后,诗人由青城山联想到泰山的壮丽,“有客谈泰山,昔尝宿石室”,并想象泰山日出的壮观景象。他感叹自己无法拥有飞仙之术亲临其境,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安定,“但愿齐鲁平,东封扈清跸”,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皇帝出行的祈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青城山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体现了陆游诗歌中的家国情怀和山水诗的传统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