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山程困仆夫,即看晚日送啼乌。
隔溪欲就人家宿,□子然刍引去途。
雨后山程困仆夫,即看晚日送啼乌。
隔溪欲就人家宿,□子然刍引去途。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行的景象与心境。首句“雨后山程困仆夫”,点明了行路的艰难,雨后的山路对行人来说是一大挑战,疲惫的仆人走在这样的路上自然不易。接着,“即看晚日送啼乌”一句,将时间推进至傍晚,太阳即将下山,乌鸦归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晚日和啼乌的描写,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寂寞。
“隔溪欲就人家宿”,表达了诗人想要在附近找个住处的愿望,显示出旅途劳顿之后对安歇的渴望。然而,“□子然刍引去途”这一句中的空缺部分,似乎暗示了某种阻碍或意外,使得原本简单的住宿愿望变得复杂。这可能是指遇到了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或是遇到了某种不可预见的情况,使得前往住宿地的道路变得更加曲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面对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双重挑战,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安宁栖息的向往。通过简短的几句话,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山行场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旅途中的各种复杂情绪。
相逢未作期,相送定何之。
不得长年少,那堪远别离。
泛湖乘月早,践雪过山迟。
永望多时立,翻如在梦思。
到县却应嫌水阔,离家终是见山疏。
笙歌不驻难辞酒,舟楫将行负担书。
为政必能安楚老,向公犹可钓淮鱼。
鸾凰取便多如此,掠地斜飞上太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