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

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0)
注释
碧巑岏:形容山峰青翠、陡峭的样子。
浪涌云屯:形容海浪翻滚,云雾聚集。
郭:古代城墙外面的一圈,这里指城市周边。
弁山:可能是一座具体的山名,有待确认。
翻译
昨夜的雨水洗净了青翠的山峦,海浪翻涌云雾弥漫环绕着城郭带来阵阵寒意。
听说弁山在哪里呢,我为你四处寻找,希望能一睹它的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名为《赠孙莘老七绝(其三)》。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夜来雨洗碧巑岏"一句,以清新之笔触勾勒出夜晚降雨后山峦的清新面貌。"碧"字形容岩石,既有绿色之意,又带有一种生机与清新的感觉。"巑岏"则指山势的起伏,这里的用法增添了画面之中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浪涌云屯绕郭寒"一句,则通过对云和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无常。"浪涌"形容云如波涛般涌动,"云屯"则是指云聚集如同军队一般,"绕郭寒"则透露出一丝凉意,给人以边塞之地的寂寥感。

"闻有弁山何处是"这句诗转折自然,诗人的视线从眼前的景象转向远方。"弁山"在这里被提及,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更是诗人心中的一处向往之地。通过这个问题,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所居之地的好奇和关切。

最后一句"为君四面意求看"则充满了深情厚谊。在这里,诗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眼前,而是四处寻觅,希望能够找到那位友人所在的弁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探索,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寻找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夜雨洗净的大自然景象,以及对远方朋友居住之地的追问和深情的寻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寒湫

澄然蓄清浏,百尺往往深。
不放寒沤发,可以观我心。

(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山亭

扪萝上复上,未省所历高。
忽与归鸿值,万里一羽毛。

(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小谷帘

泉脉十字过,石帘千里通。
汲来聊煮茗,风味故应同。

(0)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东壑

云卧不禁冷,误把岩扃触。
翻动若木枝,红光被空曲。

(0)

右军书裙贴

戏将墨妙写烟云,晓起惊呼失素裙。
尽洗当年羞涩态,从今不比旧羊欣。

(0)

次庭倚怀古韵

一本修柟出万蓬,挺生绵邈尚谁穷。
胡为壮烈思严老,雅爱甘棠学召公。
怀德自应存芘荫,企贤那不念英雄。
要知遗躅传无尽,时听龛岩度远风。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