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清秋鹤发翁韵赋小书招洁堂·其二》
《用清秋鹤发翁韵赋小书招洁堂·其二》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月照窗炯炯,虫鸣室幽幽。

策杖柴门晓,菰蒲半沼秋。

(0)
注释
月:月亮。
照:照射。
窗:窗户。
炯炯:明亮的样子。
虫鸣:虫子鸣叫。
室:室内。
幽幽:安静、深沉。
策杖:拄杖而行。
柴门:简陋的木门。
晓:清晨。
菰蒲:水生植物,这里指沼泽中的菰和蒲苇。
半沼:半个沼泽。
秋:秋天。
翻译
月光洒满明亮的窗户,虫儿在静谧的室内鸣叫。
清晨握着拐杖出门,门外的柴门前是半池的菰蒲,秋意正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景的画面。"月照窗炯炯",月光如水般洒在窗棂上,给人以清冷之感;"虫鸣室幽幽",室内传来细微的虫鸣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月光和虫鸣,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传达给读者。

"策杖柴门晓"一句,则转向清晨的情景,诗人手持拐杖,推开柴门,迎接旭日初升的曙光。这里不仅描绘了画面,也透露出诗人对新的一天的期待与欢喜。

最后两字"菰蒲半沼秋",则是对深秋景象的点睛之笔。"菰蒲"指的是水中的藻类植物,它们在秋风中摇曳,表达了一种生长收获的丰饶与满足,同时也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因为秋天往往使人联想到岁月更迭和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浣溪沙

珍重千金一诺同。小红楼上舞筵中。

谁知别路太匆匆。

愁杀二分无赖月,凭将万里有情风。

为传消息宋家东。

(0)

苏武慢.对雪

冻雨跳空,朔云屯地,陡觉夜寒无赖。

谁从蕊阙,宴罢群仙,一样佩零珠解。

应唤冯夷,起舞回风,搅碎渺茫银海。

倚南窗清思,盈襟看尽,整容斜态。

君试问、白羽鸣弦,青貂束锦,千骑猎归烟塞。

何如倦客,蜡屐枝筇,乘兴竹边梅外。

随处堪寻,卖酒人家,春渚水乡挑菜。

趁湖山晴晓,吟魂飞上,玉峰瑶界。

(0)

石州慢.忆别

红雨西园,香雪东风,还又春暮。

当时双浆悠悠,送客绿波南浦。

阳关一阕,至今隐隐余音,眼前浑是分携处。

此恨有谁知,倚阑干无语。凝伫。

天涯几许离情,化作暮云千缕。

过尽征鸿,依旧归期无据。

京尘染袂,故人应念飘零,岂知翻被功名误。

无处着羁愁,满春城烟雨。

(0)

酹江月

人间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时节。

万古青天当此际,正要十分澄澈。

何处浮云,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

凭栏三叹,恨无长笛吹裂。

坐看蜡烛争辉,青灯吐焰,负煞尊前客。

待到谯楼初鼓后,不觉衣裳凉彻。

试草新词,凭风吹去,教向嫦娥说。

须臾知道,广寒推出明月。

(0)

南乡子

灯夕在江阴。绿酒红螺不厌深。

醉眼清江江上看,更沉。放尽春风万炬金。

流到碧波心。水竹连舟尽自禁。

此夜此情谁会得,如今。都付青崖马上吟。

(0)

西江月.题邯郸王化吕仙翁祠堂

壁断何人旧字,炉寒隔岁残香。洞天人去海茫茫。

玩世仙翁已往。西日长安道远,春风赵国台荒。

行人谁不悟黄粮。依旧红尘陌上。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