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哀痛与民谋,重起书生借箸筹。
鸿雁秋风遍江介,鼋鼍落日挟阳侯。
赀郎本援输边例,计相方深仰屋愁。
百万残黎待苏命,此行不为赋诗留。
诏书哀痛与民谋,重起书生借箸筹。
鸿雁秋风遍江介,鼋鼍落日挟阳侯。
赀郎本援输边例,计相方深仰屋愁。
百万残黎待苏命,此行不为赋诗留。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丘逢甲所作的《次韵晓沧淮徐海水荒奉檄劝赈之作》。诗中表达了皇帝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他以书生的身份参与筹划救济,运用比喻描绘了鸿雁在秋风中飞过江面和鼋鼍在落日下伴随阳侯(古代对海神的称呼)的场景,象征着灾情的严重。诗人提到官吏们原本应按例支援边疆,但现在财政紧张,连官员都感到忧心忡忡(仰屋愁)。他深知百万灾民急需救助,此次行动的目的并非仅为赋诗留念,而是为了拯救民生。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道义如君只几人,相从了不见尘侵。
一樽但觉论文细,三画从知得意深。
自是强年应折桂,不妨期月早传音。
我今已办如椽笔,拟称琼林最后吟。
辨舌机锋锐,言簧巧意倾。
一闻贤者议,众鄙啬夫名。
利口宜深戒,违颜愿力争。
须知玄默化,帝已久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