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溪亭》
《双溪亭》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源委萦苕霅,乾坤接水云。

半天孤月照,两派一溪分。

日落虹垂影,鱼翻縠断纹。

烟波岂无义,泾渭固难群。

(0)
翻译
源头和支流环绕着苕霅,天地间连接着水天云雾。
半空中孤独的月亮照亮,两条河流分出一条小溪。
夕阳下彩虹倒映,鱼儿跃起水面打破水纹。
烟波浩渺中难道没有情义,泾渭分明的道理难以混淆。
注释
源委:源头和支流。
萦:环绕。
苕霅: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湖州一带。
乾坤:天地。
接:连接。
孤月:单独的月亮。
两派:两条河的支流。
一溪:一条小溪。
虹垂影:彩虹倒映在水面。
縠:绉纱,形容水波如縠纹。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岂无义:难道没有情义。
泾渭:泾水和渭水,比喻事物的界限分明。
固难群:自然界的规律,难以混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双溪亭》,描绘了双溪亭周围的自然景色。首句"源委萦苕霅"展现了溪流曲折蜿蜒,源自苕霅两地,富有动态感;"乾坤接水云"则写出溪流与天地相融,云雾缭绕的开阔景象。"半天孤月照"描绘了明亮的月亮高悬半空,照亮了溪流的一角,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两派一溪分"点明了双溪的特色,两条支流汇合为一条溪流,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接下来的"日落虹垂影"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彩虹映照在水面的美丽画面,"鱼翻縠断纹"则通过鱼儿跃动和水波荡漾,进一步生动地刻画了溪水的动态之美。

最后两句"烟波岂无义,泾渭固难群"运用典故,借"泾渭分明"的成语,寓意双溪虽然交融,但各有其清澈与浑浊,暗示了世间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双溪亭的自然风光,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僦庐僻远因畜鸣鸡为入谒之候岁久驯狎其信如一因成短咏

唳鹤啼乌隔斗城,喈喈辛苦报朝缨。

僦庐不识端门漏,长愧东窗第一声。

(0)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其三

奉行汉事稽遗典,陟配周诗讲肇禋。

一世声名皆帝力,请君鸿笔剩书筠。

(0)

杂感·其一

从古忠贤困佞邪,区区尘册费长嗟。

谗人肉味知何似,豺虎刚嫌污齿牙。

(0)

梅花喜神谱·其六烂熳二十八枝

缯壳烂缃枝,夏果收新绿。

玉真望甘鲜,不管邮兵哭。

(0)

梅花喜神谱·其七小蕊一十六枝

三窟不须营,蒙恬素心友。

识尽天下书,只要文章手。

(0)

答林行父

男儿未肯著渔蓑,且把屠龙一剑磨。

宣室岂容无贾谊,词林尚可著廉颇。

壮怀每被愁怀恼,官况宁如旅况多。

我欲便归归未得,江南孤负采菱歌。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