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福神仙望已休,家山郁郁此勾留。
文章岂为求知己,兄弟无缘共宦游。
往日名途堪屈指,中年人事费持筹。
不愁静里难消遣,每遇寻春到陌头。
清福神仙望已休,家山郁郁此勾留。
文章岂为求知己,兄弟无缘共宦游。
往日名途堪屈指,中年人事费持筹。
不愁静里难消遣,每遇寻春到陌头。
这首诗《感遇》由清代诗人金朝觐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清福神仙望已休,家山郁郁此勾留”,开篇即以“清福”二字点明诗人对尘世繁华的淡然态度,将自己比作远离尘嚣的神仙,渴望在宁静的山林中寻求心灵的慰藉。然而,“家山郁郁此勾留”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向往清福,也难以割舍对家山的情感。
颔联“文章岂为求知己,兄弟无缘共宦游”,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真挚情感,并流露出对兄弟情谊的遗憾。他认为文章并非为了寻找知音,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兄弟间因命运或缘分不同而未能共同经历宦海浮沉,这成为他心中的一丝遗憾。
颈联“往日名途堪屈指,中年人事费持筹”,回顾过去,诗人感慨往昔追求功名之路虽曲折但值得回忆,而到了中年,面对复杂的人事关系,却感到力不从心。这一联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尾联“不愁静里难消遣,每遇寻春到陌头”,诗人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表示即便在宁静之中也不愁乏味,每当春光来临,便乐于走出户外,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豁达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个人情感、生活态度以及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哲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