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楫泛河中》
《桂楫泛河中》全文
南北朝 / 沈君攸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黄河曲注通千里,浊水分流引八川。

仙查逐源终未极,苏亭遗迹上难迁。

眇眇云根侵远树,苍苍水气合遥天。

波影杂霞无定色,湍文触岸不成圆。

赤马青龙交出浦,飞云盖海远凌烟。

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

榜人欲歌先扣枻,津吏犹醉强持船。

河堤极望今如此,行杯落叶讵虚传。

(0)
鉴赏

这首《桂楫泛河中》描绘了在黄河中泛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首先,开篇“黄河曲注通千里,浊水分流引八川”以磅礴之势描绘了黄河的壮阔与蜿蜒,以及其分流入海的壮观景象。接着,“仙查逐源终未极,苏亭遗迹上难迁”则通过想象中的仙舟追寻源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历史遗迹的不可复制性。

“眇眇云根侵远树,苍苍水气合遥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远处的树木与近处的云雾、天空与水面的水气相融合,营造了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接下来,“波影杂霞无定色,湍文触岸不成圆”描绘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变幻莫测的霞光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赤马青龙交出浦,飞云盖海远凌烟”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泛舟时所见的景象比作赤马青龙在水边交汇,飞云覆盖着广阔的海面,远眺时仿佛能凌越烟云,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莲舟渡沙转不碍,桂楫距浪弱难前”两句,通过莲舟渡过沙地而不受阻碍,以及桂木做的桨在波浪中难以前进的对比,展现了泛舟过程中的轻松与挑战并存的情境。

“风急金乌翅自转,汀长锦缆影微悬”描绘了在疾风中,太阳的光芒在水面反射,形成旋转的光影效果;而岸边的长绳上挂着的锦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美感。

最后,“榜人欲歌先扣枻,津吏犹醉强持船”通过泛舟者欲歌先扣枻的动作和津吏醉酒后勉强维持船只平衡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愉悦与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泛舟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享受。

作者介绍
沈君攸

沈君攸
朝代:南北朝

沈君攸,一作沈君游,吴兴(今属浙江)人。后梁时官至散骑常侍。博学,善文辞,尤工诗。今存五、七、杂言诗计十首,长于写景,音律和谐。其《采莲曲》、《赋得临水》、《同陆廷尉惊早蝉》诗已逼似唐人五律;《薄暮动弦歌》、《桂楫泛河中》更露七言排律端倪。原有文集十三卷,已佚。
猜你喜欢

送别赵子将

故人川上别,风雨送行舟。

岁暮歌黄鹄,江清见白鸥。

青云怀楚璧,秋水佩吴钩。

看尔飞腾志,周南岂滞留。

(0)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其三

家贫颇好客,客至无所具。

嘉蔬不待求,浊酒须尽醉。

顾我非痛饮,古人有高致。

好鸟流清声,柔条擢新翠。

物当天地春,人在羲皇世。

客去自长吟,聊为醉乡记。

(0)

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其二

我生本贫儒,家无担石储。

寂寞三十年,徒有数卷书。

朝从圣贤游,暮与猿鹤居。

啸歌对南山,屡空恒晏如。

于道固有适,与世良亦疏。

山妻幸知此,怡然共蓬庐。

(0)

和云松雪中十绝·其八

曳履自惭随兽迹,背藜欲出耸鸢肩。

酒中挽得阳和转,一斗松醪直万钱。

(0)

食鱼呈刘河泊·其一

清溪红鲤上雕盘,庖子挥刀鲙雪寒。

遥想河官停夕箸,欲分山老助晨餐。

(0)

题青山白云图

茆屋何人共住,石林似我曾游。

白云只在半岭,青山谁到上头。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