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志不在赢馀,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平生志不在赢馀,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这首宋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志向。首句“平生志不在赢馀”直接表明了诗人不以物质富余为人生目标,更注重精神满足。接着,“久拟挥毫赋遂初”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写作来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好,只要书桌上有琴棋书画相伴,就感到心满意足。诗人身处“茅屋”,环境虽幽静,却适宜隐居,且附近有清溪可以垂钓,生活自得其乐。
尾联“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描绘了诗人想要远离尘嚣,亲近自然,与松菊为伴,欣赏松树挺拔、竹林疏朗的景象,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理想和心境,展现了宋代士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