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正卿示探梅诗次韵》
《沈正卿示探梅诗次韵》全文
宋 / 曾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数点微明已露奇,解颜相见却先知。

携壶拟醉无穷树,走马来看第一枝。

照水意闲真我辈,酿寒云重正花时。

自从亲识春风面,不信良工画有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zhèngqīngshìtànméishīyùn
sòng / céngxié

shùdiǎnwēimíngjiěyánxiāngjiànquèxiānzhī

xiézuìqióngshùzǒuláikànzhī

zhàoshuǐxiánzhēnbèiniànghányúnzhòngzhènghuāshí

cóngqīnshíchūnfēngmiànxìnliánggōnghuàyǒush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对友人沈正卿探梅诗的和作,通过对早春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赏。首句"数点微明已露奇",形象地写出梅花在黎明时分悄然绽放的奇特景象,暗含着早梅的珍贵和不易察觉。"解颜相见却先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似有情感交流的欣赏,仿佛梅花能理解他的心意。

"携壶拟醉无穷树,走马来看第一枝",诗人带着酒壶,期待在众多梅花中寻找那一枝最先开放的,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热烈追求和对自然美的向往。"照水意闲真我辈",描绘出梅花倒映水中,与诗人一同享受这份宁静闲适的意境,诗人自比为与梅花般高洁的人格。

"酿寒云重正花时",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盛开的时节,寒云笼罩下的梅花更显其坚韧与美丽。最后一句"自从亲识春风面,不信良工画有诗",诗人感慨自从亲自领略了春风中的梅花,再不相信画家能完全捕捉到这生动的诗意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高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梅花的风姿,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作者介绍

曾协
朝代:宋   号:云庄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生辰:?-1173

曾协(?-1173)字同季,号云庄。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
猜你喜欢

题瀛洲云诗卷

徒知夸父渴,不竭海中水。

纵使愚公在,莫平海外山。

山平海竭目不见,层阴万里何漫漫。

昨夜长风天际来,八表涤荡阳春回。

凭高纵目始快意,万物于我何有哉。

三山照耀冰壶开,旭日正射金银台。

长云飘空弱水黑,瀛洲特耸青螺色。

鸾笙凤管鸣九霄,仙人笑待桃花陌。

羡君轻举不可攀,但卧白石青萝间。

相思不惜写心素,早寄云边孤鹤还。

(0)

寄王六博士

閒歌与醉吟,谁识此时心。

灯火秋堂静,星河夜漏深。

怀人看玉剑,写咏拭瑶琴。

直道原如此,宁论物议侵。

(0)

送刘子服兼寄建溪诸知己

路歧一为别,壮心将奈何。

云山寄远迹,岁月空蹉跎。

缅怀建溪客,离忧空沉痾。

孤松偃涧壑,荆棘结岩阿。

巴唱销白雪,秦筝妒云和。

遂令怀古调,感叹一狂歌。

鹿门自耕作,东山卧云萝。

褰裳撷芳芷,投竿饵清波。

浮云自东来,青天郁嵯峨。

明月遥古意,芳樽恣吟哦。

虽云念白首,终岁守蓬窝。

(0)

哭陈宪使

刈兰无馀芳,燬璧一成尘。

汉法密如网,清波无修鳞。

陈人有妫裔,秀出吴江滨。

曰惟洪武初,奉檄始来闽。

感彼古哲人,结交亦有因。

芝兰既同臭,胶漆情愈亲。

时从登高丘,怀古共酸辛。

栖栖天地间,不得一日春。

浩气久郁结,吐为五色云。

遂使鬼神妒,坐此终殒身。

才高名不扬,道存志不伸。

生为众士怜,死为万鬼邻。

汝母既已老,汝妻乃初嫔。

汝魂归无家,汝子归贳坟。

兄弟既徂远,朋友久且贫。

九原深无穷,彼苍高不闻。

衔哀欲有诉,吞声难具陈。

千龄万祀后,有怀在斯文。

(0)

移竹次以贞韵兼怀湘中士友

泮水秋风吹鹤发,江湖夜雨忆鱼竿。

客乡赖有书声好,官舍新添竹色寒。

粉节飘香浮绿蚁,锦笺题字寄青鸾。

美人远隔潇湘浦,日暮碧云天外看。

(0)

送郡守入觐

陌头官柳绿依依,三月春风上帝畿。

京口帆移双阙近,钟山日上五云飞。

天开阊阖瞻龙衮,乐奏箫韶有凤仪。

想见在廷称治最,归来五马足光辉。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