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日归舟和南仲》
《次日归舟和南仲》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山渺渺点青螺,古濑澄澄似绛河。

尘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

轻舟傲兀鱼龙窟,夹岸横陈早晚禾。

一笑跃身烟雾表,醉归何恤夜行诃。

(0)
注释
山渺渺:形容山遥远而朦胧。
青螺:比喻青山的轮廓像青色的螺壳。
古濑:古老的溪流。
澄澄:清澈的样子。
绛河:红色的河流,这里比喻清澈的溪流。
尘世:指人世间。
秋过半:秋天已经过去大半。
水乡:指有水的乡村。
月明多:月光明亮。
轻舟:小船。
傲兀:自在、无拘无束。
鱼龙窟:鱼龙出没的地方,形容水域。
夹岸:两岸。
早晚禾:早晚都有的稻谷。
一笑:欢快的笑容。
烟雾表:云雾之上。
醉归:喝醉后回家。
何恤:何惧,不顾虑。
夜行诃:夜晚的责难或批评。
翻译
远处的山峦像青色螺黛,古老的溪流清澈如红绸河。
尘世间的人们还没察觉秋天已过大半,在水乡却只感到月光更多。
小舟在鱼龙出没的水域自由穿梭,两岸的稻谷早晚都排列整齐。
欢笑间跃入云雾之上,即使醉酒归家,也不怕夜晚的责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乐在其中的情怀。

"山渺渺点青螺,古濑澄澄似绛河。" 这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川的轮廓和古老水流的清澈,山间的青翠如同珍贵的螺珠,水流清澈见底,如同用红色丝线织就的绛河。

"尘世不知秋过半,水乡但觉月明多。"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尘世的隔绝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体验。在这个宁静的水乡,外界的喧嚣与时间的流逝都不再重要,只有那皎洁的月光似乎更加明亮和丰富。

"轻舟傲兀鱼龙窟,夹岸横陈早晚禾。"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乘坐轻盈小舟,在水乡间游弋的情景。傲兀的舟身仿佛在水中自由穿梭,而周围则是鱼龙栖息的隐秘之所,岸边则是早晚割下的金黄色稻禾。

"一笑跃身烟雾表,醉归何恤夜行诃。"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轻视和对自由生涯的向往。一笑之间,他跃身上岸,如同在烟雾中现身;醉酒归来,对于夜行时可能遭遇的责备也毫不介意。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理想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寒夜

辘轳梦断金梧井,夜月沉沉风露冷。

起向庭中独自行,伴人惟有梅花影。

(0)

初闻蝉声

楼对高枝失地阴,欻然蝉翼鼓微吟。

暑中休沐闲闲意,天际飞鸣泯泯心。

劳苦可曾知有雪,反归吾已戒闻琴。

繁弦聒耳无从息,更曳残声入夜深。

(0)

寄桐柏山王尊师

犹道中峰浅,重新入翠微。

读书呼鹤听,洗砚待猿归。

近瀑青松湿,朝阳紫朮肥。

逢仙归又晚,行得健如飞。

(0)

归去来图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沉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0)

赠吴氏甥二首·其二

农夫力耕耘,岁功必倍收。

吾儒用心苦,学业亦有秋。

圣贤有遗训,好古敏以求。

韦编至三绝,发愤穷深幽。

寝食俱相忘,此志何时休。

矧今后生辈,未脱童丱俦。

刻苦犹不足,讵可思悠悠。

而母早孀居,其穷未易瘳。

殷勤抚二子,不暇为身谋。

杂然万马群,望尔为骅骝。

翕如众乐奏,望尔为天球。

勿云年尚幼,岁月如川流。

及今不加鞭,壮大徒包羞。

轻璧惜寸阴,前哲勤进修。

勉尔务谨重,戒尔无轻浮。

人百己千之,庶解而母忧。

(0)

天风海涛亭三首·其三

风涛亭下万山低,度壑缘厓信杖䉫。

杜若波澄池凤浴,桄榔月皎峡猿啼。

灵源有物云应护,大顶通霄路不迷。

谁颂观音初出世,铿锵钟鼓石门西。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