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对高枝失地阴,欻然蝉翼鼓微吟。
暑中休沐闲闲意,天际飞鸣泯泯心。
劳苦可曾知有雪,反归吾已戒闻琴。
繁弦聒耳无从息,更曳残声入夜深。
楼对高枝失地阴,欻然蝉翼鼓微吟。
暑中休沐闲闲意,天际飞鸣泯泯心。
劳苦可曾知有雪,反归吾已戒闻琴。
繁弦聒耳无从息,更曳残声入夜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闻蝉鸣时的感受。首句"楼对高枝失地阴"以楼阁对高枝的视角,暗示蝉鸣来自树梢,失去了荫蔽,形象生动。"欻然蝉翼鼓微吟"则直接描写蝉鸣,如蝉翼轻振,发出微弱却清晰的声音。
"暑中休沐闲闲意"写出了夏日午后,诗人沐浴之后的悠闲心境,与蝉鸣相映成趣。"天际飞鸣泯泯心"进一步渲染了蝉鸣带来的宁静,仿佛能净化心灵,让人心境平和。
"劳苦可曾知有雪,反归吾已戒闻琴"两句,诗人借蝉鸣联想到了冬日的雪景,表达出即使在困苦中,也能从蝉鸣中得到片刻的解脱,甚至戒除对世俗烦扰的依赖,向往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繁弦聒耳无从息,更曳残声入夜深",以繁密的蝉鸣比喻生活的喧嚣,诗人难以从这嘈杂中找到安宁,只能任由蝉声拖曳着夜晚的寂静,直至深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蝉鸣这一自然现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