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观徐鍊师松隐丹房·其二》
《东观徐鍊师松隐丹房·其二》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苏仙行部溧州时,曾赋黄冠白鸟诗。

八十鍊师犹健在,自锄松下取苓芝。

(0)
翻译
苏仙在溧州任职期间,曾经写过一首描绘黄冠白鸟的诗。
八十岁的炼丹师仍然健在,他亲手在松树下挖取茯苓和灵芝。
注释
苏仙:指苏轼,宋代文学家。
行部:古代官员巡行所属地区。
溧州:古地名,今江苏溧阳一带。
黄冠:古代道士或隐士的头饰,象征清高。
白鸟:可能指白鹤,象征仙人。
鍊师:炼丹师,古代修炼长生不老药的人。
健在:还活着。
锄:动词,用锄头挖掘。
松下:松树下,常用于描绘隐居环境。
苓芝:茯苓和灵芝,都是传统药材,被认为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鉴赏

诗中“苏仙行部溧州时,曾赋黄冠白鸟诗”两句,通过提及苏轼在溧水之滨的漫步和吟咏,以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鸣。这里的“黄冠白鸟”象征着仙境与自由,不仅是对苏轼诗意的捕捉,也映射出诗人的高洁情操。

接下来的“八十鍊师犹健在,自锄松下取苓芝”则描绘了一位年逾八旬的鍊师(即炼丹之人),依旧精力充沛,在松树下亲自动手锄地求索灵芝。这里的“鍊师”与“苓芝”,都是道教修炼养生延年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对道家长生不老理想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及其诗意的回忆,以及对鍊师修行境界的描绘,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与仙境生活的向往,也映射出对生命长久与精神超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龙门

石楼临晴空,南眺出千里。

人怜山气佳,予叹禹功美。

想彼未凿时,极目皆洪水。

谁知耕桑民,幸免鲂与鲤。

(0)

晓霁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馀滴堕苍苔。

(0)

烟雨楼

傍家亭馆占湖东,寂寞为邻祗陆公。

竹树一堤如有碍,乾坤万象自无穷。

棹歌远入秋波绿,塔影中分晚照红。

尊酒待游烟雨景,画图著我笠蓑翁。

(0)

点绛唇·其三

翠幄园林,火云方绽南薰起。玉轮天外。

夜色凉如水。况有清歌,劝我尊浮蚁。拚沈醉。

万花丛里。一枕朦胧睡。

(0)

青玉案·其二用贺方回韵

涌金斜转青云路。溯衮衮、红尘去。

春色勾牵知几度。

月帘风幌,有人应在,唾线馀香处。

年来不梦巫山暮。但苦忆、江南断肠句。

一笑匆匆何尔许。

客情无奈,夜阑归去,簌簌花空雨。

(0)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其二荷花

洛神一醉未醒。俯鉴窥红影。

万绿森相卫,西风静、不放冷。侵晓鸥梦稳。非尘境。

棹月香千顷。锦机靓。亭亭不语,多应嗔赋玉井。

西湖游子,惯识雨愁烟恨。只恐吴娃暗折赠。耿耿。

柔丝容易萦损。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