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长柔枝草长藤,凤凰冈下老云仍。
清名寂寂无名叟,白发萧萧有发僧。
晴霰撒珠泉喷薄,暮烟凝翠石崚嶒。
寒山生怕人饶舌,唤作雪岩渠不应。
木长柔枝草长藤,凤凰冈下老云仍。
清名寂寂无名叟,白发萧萧有发僧。
晴霰撒珠泉喷薄,暮烟凝翠石崚嶒。
寒山生怕人饶舌,唤作雪岩渠不应。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景象。首联“木长柔枝草长藤,凤凰冈下老云仍”以自然界的生长之态开篇,木枝柔韧,草藤蔓延,凤凰冈下的老云依旧飘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静谧的氛围。接着,“清名寂寂无名叟,白发萧萧有发僧”两句,通过对比无名老人与有发僧侣的形象,暗示了隐逸与修行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晴霰撒珠泉喷薄,暮烟凝翠石崚嶒”描绘了山间清晨和傍晚的景色,晴天时泉水如珍珠般洒落,显得生机勃勃;黄昏时分,烟雾缭绕,翠绿的石头在烟雾中显得峻峭而神秘。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山林的变幻之美。
最后,“寒山生怕人饶舌,唤作雪岩渠不应”则以寒山的畏惧言语,形象地表达了对雪岩(可能指某座山或某个地方)的敬畏之情。寒山害怕被人多言打扰,宁愿保持沉默,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也赋予了雪岩一种超然脱俗的神秘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淡泊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覆巢无完卵,肉味安赖知。
此语达而痛,乃出七龄儿。
闻变弈不动,临刑甘如饴。
具此浩然气,巾帼胜须眉。
假令得永年,岂数女中师。
痛哉孔文举,身后无孑遗。
裂眦数阿瞒,惨戮一何悲。
此女甘荼毒,空赎蔡文姬。
王霸厉清操,胡惭令狐友。
儿女俗情牵,嗫嚅愧其妇。
当其偃卧时,理欲交战久。
室谪傥有词,北门恐失守。
虽贵岂如高,一语醍灌首。
古来孟光贤,梁鸿甘杵臼。
似此灌园终,毋乃闺中诱。
惜哉逸姓名,高风真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