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
倏然散於风,高空不能陟。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
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
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
德薄灾荐臻,忸怩临兆亿。
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
倏然散於风,高空不能陟。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
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
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
德薄灾荐臻,忸怩临兆亿。
这首诗描绘了轻云在天空中的动态美,以及对农事和民生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轻云出远峰,冉冉天同色”,描绘了轻云从远处山峰缓缓升起,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接着,“倏然散於风,高空不能陟”描述了轻云随风飘散,无法触及高空中更广阔世界的景象,寓含着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当此启蛰时,群资发生德”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分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发,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力量。然而,“三冬雪未沾,奚以兴稼穑”则提出了一个反问,指出在冬季长时间无雪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农业生产的疑问,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关注。
“民天余职任,余忧曷有极”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忧虑,认为作为民众,肩负着维护自然与社会和谐的责任,但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似乎永远无法找到解决之道。最后,“勉兹尽人事,苦无回天力”强调了尽管努力尽人事,但在某些情况下,人力难以改变天命,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轻云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农业、民生等问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面对自然与社会难题时的无力感和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