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乡心怕著秋,东州见了又西州。
明年莫看中秋月,曾是当时照别愁。
满目乡心怕著秋,东州见了又西州。
明年莫看中秋月,曾是当时照别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满目乡心怕著秋”描绘了诗人面对秋天景象时,心中涌起的强烈思乡之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离别的哀愁。接着,“东州见了又西州”则通过连续变换的地点,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每一次遇见熟悉的土地,都意味着一次新的离别,这种反复的别离让诗人的情感更加复杂和沉重。
后两句“明年莫看中秋月,曾是当时照别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中秋月圆之夜,本应是团圆与欢聚的时刻,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成了加重离愁别绪的时刻。他希望未来的中秋不再看到那曾经照亮离别愁绪的月亮,言外之意是希望未来能有一个安定的归宿,不再经历这样的离别之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仙人药光明夜烛,种杏碧山如种玉。
春风裂石凤收花,赤颊离离照山谷。
卿云承日作阴润,猛虎守山防采斸。
高真筐篚入时贡,拜望通明荐新熟。
珠旒颔首一破颜,气压蟠桃羞若木。
自从移植近星榆,山水无光灵鬼哭。
长松枯倒流液尽,棹赖牵藤多朴樕。
我思百年访灵异,羽褐虽存言语俗。
本非民土宰官身,欲断人间烟火谷。
行寻幽洞觅丹砂,傥见臞仙骑白鹿。
便应执帚洗仙坛,不用纤纤扫尘竹。
君不见书生镌羌勒兵入,羌来薄城束缚急。
蜡丸飞出辞大家,帐下健儿纷雨泣。
凿沙到石终无水,扰扰万人如渴蚁。
挽縆窃出两将军,敌箭随来风掠耳。
道傍神马白雪毛,噤口不嘶深夜逃。
忽闻汉语米脂下,黑雾压城风怒号。
脱身归来对刀笔,短衣射虎朝朝出。
自椎杂宝涂箭创,心折骨惊如昨日。
谷城鲁公天下雄,阴陵一跌兵力穷。
舣舟不渡谢亭长,有何面目归江东。
将军偶生名已弱,铁花暗涩龙文锷。
缟帐肥刍酬马恩,閒望旄头向西落。
安流咫尺异踰淮,有兴何妨叠棹来。
茗碗茅柴殊易耳,萍齑豆粥岂难哉。
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
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