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平湖香满路。绕重城、藕花无数。
小艇红妆,疏帘轻盖,烟柳画桥斜渡。
恣乐追凉忘日暮。箫鼓动、月明人去。
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水满平湖香满路。绕重城、藕花无数。
小艇红妆,疏帘轻盖,烟柳画桥斜渡。
恣乐追凉忘日暮。箫鼓动、月明人去。
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湖上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画意。
"水满平湖香满路",开篇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水面饱满,反射出湖边花香四溢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下来的"绕重城、藕花无数",则是对湖中藕花繁盛的描述。藕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贞,此处不仅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而且蕴含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小艇红妆,疏帘轻盖,烟柳画桥斜渡"一句,则是对夜航情境的细腻描摹。小艇上或许有女子打扮得漂亮(红妆),帘幕轻拢,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又雅致的氛围。烟柳画桥斜渡,则让人想象到夜色朦胧中,小舟在水面滑行的情景。
"恣乐追凉忘日暮"表达了诗人在夏夜乘船游玩时,尽情享受清凉,甚至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这里,“恣”字用得好,它传递了一种不加约束、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紧接着的"箫鼓动、月明人去",则是对夜晚乐声与行人离去的情景描写。“箫”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其声音在静谧的夜晚格外引人入胜。月光下的行人渐去,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孤寂感。
最后,"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一句,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在这宁静的夜晚,仍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这歌声随着微风飘逸,在芰荷丛中回荡。这不仅描绘了声音的美,而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湖上景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享受。
别去太匆匆,回船梦泽东。
拟寻行脚路,忽遇打头风。
梵网威仪在,天花结习空。
它年三百首,吾为子流通。
戊子岁二月,定叟如南山。
行李太匆草,问君何当还。
敬展南阳阡,永慕涕已潸。
毕事却登揽,纾子悲悴颜。
群峰最高处,眼界穷尘寰。
紫盖款佛刹,黄庭扣玄关。
夜榻藉云衲,晓窗闯烟鬟。
野饭荐笋蕨,幽寻剪榛菅。
酒贱可痛饮,诗成要重删。
勿作贾胡留,闺人赋刀环。
归时买竹䶉,小破行囊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