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炉香冷夜三更,唧唧虫声四壁生。
满地花阴人不见,曲栏杆外月空明。
鸭炉香冷夜三更,唧唧虫声四壁生。
满地花阴人不见,曲栏杆外月空明。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悼亡夫十五首.乙巳岁.作(其十二)》由费墨娟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凉的夜晚景象。首句“鸭炉香冷夜三更”,通过“鸭炉”和“香冷”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与孤寂,炉香已冷,时间已深至三更,气氛显得格外清冷。次句“唧唧虫声四壁生”,以虫鸣声反衬出四周的寂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第三句“满地花阴人不见”,诗人借“满地花阴”描绘出月光下的景象,花影斑驳,却无人共享这宁静,进一步强化了亡夫不在的失落感。最后一句“曲栏杆外月空明”,以“月空明”收束全诗,既写出月色的明亮,又象征着诗人对亡夫无尽的思念,以及生活的空虚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渲染,表达了诗人悼念亡夫时的深深哀思和生活中的孤寂之情。
主人羊城节钺久,案牍终朝不释手。
馀暇偶登越秀峰,择得一峰辟数亩。
略加修筑有堂台,海阔天空眼乍开。
夏木千章梅百树,登临遥望兴悠哉。
紫澜翠岛摇清目,雨过风生凉满竹。
四面窗纱日影微,云树相连满天绿。
非为閒游设此堂,为传学业课文章。
从今佳士多新作,万卷收来翰墨香。
主人素爱研经史,欲美民风莫如此。
更助香膏催读书,岭南他日留遗址。
吾家尼山虽最高,无此海天好山水。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
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
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
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
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
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
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