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知》
《自知》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古寺栖身又两期,西风吹我鬓成丝。

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知。

尽去皮毛方是学,若无情性定非诗。

可怜千载相传授,只为秦人煨烬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
sòng / qiūkuí

shēnyòuliǎng西fēngchuībìnchéng

érwǎngwǎngmàoxiāngjìngdàoyōuyōuxīn

jìnmáofāngshìxuéruòqíngxìngdìngfēishī

liánqiānzǎixiāngchuánshòuzhīwèiqínrénwēi

注释
古寺:古老的寺庙。
栖身:居住。
两期:两个时期。
西风:秋风。
鬓成丝:双鬓斑白。
俗儿:世俗之人。
往往:常常。
貌相敬:表面尊敬。
吾道:我的道路。
悠悠:深远。
尽去:去除。
皮毛:表面的东西。
方是学:才是真正的学习。
无情性:没有情感。
定非诗:就不是诗歌。
可怜:可惜。
千载:千年。
相传授:传承下来。
只为:只因为。
秦人:秦朝人。
煨烬:焚烧后的残余。
遗:遗留。
翻译
我在古老的寺庙中度过两个时期,秋风已使我双鬓如丝。
世俗之人常常表面尊敬,但我的道路深远,只有我自己明白。
去除表面的浮华才是真正的学习,如果没有情感,那就不是诗歌。
可惜这千年的传承,只因秦人的焚毁而留存下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古寺中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个人修养和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首句“古寺栖身又两期”,表明诗人长久以来选择古寺作为栖息之地,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远离尘世的喧嚣。

“西风吹我鬓成丝”,则是对诗人岁月流转、头发斑白的形象描绘,这不仅是时间流逝的写照,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紧接着,“俗儿往往貌相敬,吾道悠悠心自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人的外表尊重与自己内在修养的对比。他深信自己的修为和选择,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也是他内心深处的自信。

“尽去皮毛方是学”此句强调真正的学问和智慧,需要经过深刻的磨练和内在的转化,才能达到纯净和本质的层次。而“若无情性定非诗”,则是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具备真挚的情感和人性的作品,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诗歌。

最后,“可怜千载相传授,只为秦人煨烬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哀叹和无奈。尽管历代相传的学问与诗篇,在他看来许多都已流于形式,而真正能够触动心灵、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赠别乡友芮公

老去亲朋见面稀,见时无计得同归。

游丝落絮都成恨,社燕秋鸿各自飞。

杜宇叫残孤馆梦,西风吹老故山薇。

明年春雨南湖涨,拟把长竿坐石矶。

(0)

读史

自缘天运不寻常,胜败兵家岂易量。

三户灭秦皆楚语,重瞳不渡殆天亡。

怒来我亦坑降卒,事定人能杀假王。

寄与英雄须入虑,莫教辜负鲁连狂。

(0)

题画鹭鸶

秋堤柳疏疏,秋塘荷叶枯。

水浅微露石,水清还见鱼。

饮啄各自适,乐哉此舂锄。

(0)

题扇

乌丝细写蚕头篆,白纻新裁燕尾衫。

雨过西轩苔色净,涧中云影似江帆。

(0)

题巴丘龙母庙

天开玉峡两厓丹,隔岸诸峰似翠鬟。

神女不归龙已化,仙翁飞去鹤空还。

碧坛芳草经年合,古殿苍松落日閒。

万里长风起天末,如闻环佩白云间。

(0)

题唐子华山水末句用杨廉夫五字

我爱会稽杨使君,洞庭秋月约平分。

时时吹笛中流去,卧看苕山如画云。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