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旷幽瞩,春风吹裳衣。
四顾何萧条,鸟语相婓婓。
原上滋青草,游子殊未归。
俯仰复三叹,徘徊久瞻睎。
相思在长道,之子与我违。
萝径自岑寂,孤琴为谁挥。
余怀局未展,斯世将焉依。
朝饮木兰露,夕采北山薇。
乾坤逝安适,日暮独扃扉。
门前旷幽瞩,春风吹裳衣。
四顾何萧条,鸟语相婓婓。
原上滋青草,游子殊未归。
俯仰复三叹,徘徊久瞻睎。
相思在长道,之子与我违。
萝径自岑寂,孤琴为谁挥。
余怀局未展,斯世将焉依。
朝饮木兰露,夕采北山薇。
乾坤逝安适,日暮独扃扉。
这首清代诗人吴保初的《春日遣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心中的孤独情感。首句“门前旷幽瞩,春风吹裳衣”展现了诗人站在门前,感受到春风轻拂,衣裳飘动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气息。接下来,“四顾何萧条,鸟语相婓婓”通过描绘四周的空旷和鸟儿的鸣叫,营造出一种略带寂寥的氛围。
“原上滋青草,游子殊未归”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他们尚未归来的遗憾。“俯仰复三叹,徘徊久瞻睎”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深深感叹和长久的期待。他感叹着相思之情,因友人离去而感到孤独。
“萝径自岑寂,孤琴为谁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暗示着没有知音相伴,只能独自抚琴排解愁绪。“余怀局未展,斯世将焉依”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无奈,以及在这个世间找不到依靠的迷茫。
最后两句“朝饮木兰露,夕采北山薇”,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达诗人愿意过着简朴生活,坚守内心,直到日暮时分仍独自关门,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种竹为垣护草堂,面山临水纳幽芳。
从容泉石无牵绊,不似从前志庙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