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刘将军》
《哀刘将军》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万重围里脱兵氛,匹马勤王志不分。

既抱忠贞仇敌国,莫于成败议将军。

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

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0)
注释
围里:重重包围之中。
勤王:奔赴朝廷,辅佐君王。
成败:成功或失败。
消没:消失,不再存在。
翻译
在重重包围中逃脱战乱,匹马奔向朝廷报效国家的决心坚定不移。
既然怀抱忠诚,视敌如仇,不应以成败来评判将军的英勇行为。
他的英名照亮了江南的明月,他的心怀塞北的壮志。
为悼念那些消失的英雄,我写下这首诗,让它流传为历史的见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哀刘将军》,通过对刘将军在重重包围中仍坚持勤王报国的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首句“万重围里脱兵氛”展现了刘将军在艰苦战斗中的智勇双全,接下来的“匹马勤王志不分”强调了他坚定的忠诚和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

诗人认为,无论刘将军的行动是否成功,都不能因此而质疑他的忠诚与英勇,“既抱忠贞仇敌国”,这表明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国家的热爱。颈联“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形象地表达了刘将军的名声将如明月般照耀江南,他的精神将如塞北的云天般深远,体现了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刘将军壮志未酬、英魂消逝的悲痛,以及希望通过诗歌流传其事迹,使之成为历史长河中不朽的传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郑思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题蕃王阅马图

辽西番儿好鞍马,一生射猎长城下。

权奇岳耸汗血沟,不惜千金斗高价。

蕃王虽老心未衰,沙场爱养蛟龙姿。

日中牵出自阅视,剪騣刷尾调奚师。

屏间美人誇眼力,能按马身知马德。

就中选出千里蹄,左右相看俱动色。

祇今朔漠净风尘,良马皆充上国珍。

番儿不敢向南牧,岁岁来称献马臣。

(0)

和鲁南后腊月六日对雪三首·其三

地远平能布,帘疏巧解寻。

云低围素野,松劲擢青林。

食尽乌难下,池融水渐深。

闭门僵卧客,何有畏寒心。

(0)

对菊十首和鲁南·其五

丹桂香残后,名花见亦稀。

一枝零晓露,三径总芬菲。

饮水人多寿,餐英世已违。

唯馀黄染色,犹近内家衣。

(0)

宗伯严公御书楼三首·其二

重楼高揭楚云低,中有图书护紫泥。

子姓传家开阀阅,山灵潜地守封题。

芸箱积架无残蠹,月案研朱有降藜。

恩宠自天光价重,邺侯遗事岂能齐。

(0)

赋陈中丞家杂画五首·其五

海上鳌峰万叠青,归来铁杖带龙腥。

黄尘世事如翻掌,都付仙公几梦醒。

(0)

寄荅陈大藩参二首·其二

卧病春山里,劳君省阁思。

衰颜丹鼎笑,晚计白鸥知。

应接才仍拙,渔樵兴颇宜。

万缘空欲尽,犹自未忘诗。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