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道有默识无言传,向来误矣空谈天。

只今断简窥蠹蚀,似向追蠡看虫旋。

始知古人有妙处,未遽秦谷随飞烟。

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

一心正尔思鹄至,两手欲救惊头然。

书空且复罢咄咄,屡舞岂暇陪仙仙。

功名况乃身外事,我马硉兀甘回鞭。

解颐果值得水井,鉴古亦会朝宗川。

两公知我不罪我,便可筑室分林泉。

十年灯下一夜语,闲日共赋舂容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诗中表达了对古诗文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首句“道有默识无言传”,点明了古人的智慧往往深藏不露,难以言传,需要读者通过深入思考和体悟才能领会。接下来,“向来误矣空谈天”则批评了过去人们对于天道的盲目谈论,没有真正理解其深意。

“只今断简窥蠹蚀,似向追蠡看虫旋”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阅读古籍比作观察蠹虫在书页上的痕迹,以及用锥子观察虫子的旋转,强调了阅读古籍时的细致与专注。接着,“始知古人有妙处,未遽秦谷随飞烟”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赞叹,并指出不应轻易否定古人的思想。

“终然世累苦妨夺,下帷发愤那容专”两句,反映了作者面对世俗压力时的决心,即使在纷扰的环境中也要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一心正尔思鹄至,两手欲救惊头然”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专心致志、努力求索的精神状态。

“书空且复罢咄咄,屡舞岂暇陪仙仙”则表达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态度,即在面对困难时不气馁,也不过分追求虚幻的荣誉。“功名况乃身外事,我马硉兀甘回鞭”则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追求和学术的成就。

最后,“解颐果值得水井,鉴古亦会朝宗川”表达了作者通过阅读古诗文获得的智慧和乐趣,如同从水井中汲取清泉,朝圣者在河流中寻找真理。“两公知我不罪我,便可筑室分林泉”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隐居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朱熹对古诗文的深厚感情和对古代智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坚持学术追求、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红梅三首·其三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0)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0)

夏日杂兴

金陵六月晓犹寒,近北天时较少暄。

打尽来禽那待熟,半开萱草已先翻。

独龙冈顶青千摺,十字河头碧一痕。

九郡报来都雨足,插秧收麦喜村村。

(0)

湘月/念奴娇赋云溪

随风万里。已无心出岫,浮游天地。

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

淡薄相依,行藏自适,一片松阴外。

石根苍润,飘飘元是清气。

长伴暗谷泉生,晴光潋滟,湿影摇花碎。

浊浊波涛江汉里,忽见清流如此。

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

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

(0)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一

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

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

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

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

(0)

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行看野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

淅沥未生罗豆水,苍茫空失皖公山。

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

巫祝万端曾不救,只疑天赐雨工闲。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