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万里。已无心出岫,浮游天地。
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
淡薄相依,行藏自适,一片松阴外。
石根苍润,飘飘元是清气。
长伴暗谷泉生,晴光潋滟,湿影摇花碎。
浊浊波涛江汉里,忽见清流如此。
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
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
随风万里。已无心出岫,浮游天地。
为问山中何所有,此意不堪持寄。
淡薄相依,行藏自适,一片松阴外。
石根苍润,飘飘元是清气。
长伴暗谷泉生,晴光潋滟,湿影摇花碎。
浊浊波涛江汉里,忽见清流如此。
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
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清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诗人通过随风万里,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心无牵挂的状态。在山中,诗人寻找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不愿再被外界所干扰。这份淡薄相依,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心灵自在的追求。
石根苍润,飘飘元是清气,这里的“清气”不仅指自然界的清新,更蕴含着诗人内心的澄明与宁静。长伴暗谷泉生,晴光潋滟,湿影摇花碎,是对山中泉水流动声响和阳光照射下的美好景象的描绘。
浊浊波涛江汉里,忽见清流如此,这里的“浊浊波涛”与“清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山中清泉的赞美之情。枝上瓢空,鸥前沙净,欲洗幽人耳,是诗人希望以这山中清泉洗涤尘世间的喧嚣与污浊。
最后,“白蘋洲上,浩歌一棹春水”则是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了一份超脱和自由,随着春水之流,尽情地放声歌唱。这不仅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颂扬。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主题。
吹毛未举,鲜血淋漓。涂毒才挝,遍界横尸。
机如劈竹,口似鼓槌。
二百年前江西湖南杀人放火,三千里外山东河北夺鼓搀旗。
掀翻大海,倒坐须弥。
青草步头行正令,白拈手里觅便宜。咄咄!
小厮儿㘞,我且问你,瞎底正法眼分付阿谁?
花落前林春又残,舍深苍藓拥柴关。
十年霜雪独为客,万里梦魂空到山。
溪竹旧怜同性直,岭云终约伴身闲。
遥思谢傅多公暇,应遍留题水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