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三首·其三》
《红梅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秾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0)
注释
幽人:隐士。
探春迟:早探春天。
檀心:花蕊。
未吐时:未开放。
丹鼎:炼丹炉。
夺胎:炼制出珍贵物品。
那是宝:那是珍品。
玉人頩颊:美人脸颊。
抱丛:怀抱花丛。
暗蕊:隐藏的花蕊。
初含子:刚刚含苞待放。
落盏:酒杯中。
秾香:浓郁的香气。
透肌:渗透肌肤。
乞与:请求给予。
徐熙:古代画家。
画新样:绘制新的图案。
竹间璀璨:竹林中的光彩。
出斜枝:展现出斜逸的枝条。
翻译
隐士遗憾未能早探春,错过了花蕊未绽放的时刻。
炼丹炉中诞生的宝贝,如美人脸颊更显娇媚。
怀抱着丛丛花蕊初露嫩芽,杯中的浓香已渗透肌肤。
希望能请徐熙画出新式样,让翠竹间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失望。"幽人自恨探春迟"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春意未至的自责之情,而"不见檀心未吐时"则是诗人渴望看到花蕾初放的美好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描绘了春天中珍贵而细腻的生长之态。其中"檀心"指的是花蕾,而"丹鼎"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生命力的宝贵和生机勃勃。

"抱丛暗蕊初含子"表达了植物在春季萌芽的景象,生长中的自然之美。而"落盏秾香已透肌"则是对花瓣中隐藏着的香气逐渐散发的细腻描绘。

最后两句"乞与徐熙画新样,竹间璀璨出斜枝"显示了诗人希望能与画家合作,将这些美好的春天景象以新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里的"竹间璀璨"形容的是竹叶间透出的光线,而"斜枝"则是对春日阳光照射下弯曲之树枝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场景的深情向往,以及希望将这些瞬间永恒化的愿望。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江上漫成

游人恋故乡,每恨离家远。

如何石尤风,又叹舟行晚。

(0)

纪事·其四

欃枪夜望射天弧,边计年来困挽输。

万里君门谁伏阙,四郊皇店尽徵租。

虎贲宿将多凋谢,乌合新兵屡噪呼。

时事艰危堪涕泪,太平能到白头无。

(0)

丁酉元日

岁月悠悠独自知,屠苏饮较众人迟。

一年苦乐俱陈迹,昨日呻吟即旧诗。

才尽敢云心似锦,颜衰犹幸鬓无丝。

春风不厌衡门冷,吹遍繁花雪万枝。

(0)

送长乐令郁文叔谢病还晋陵

弃官应遂白云心,行李空携单父琴。

病骨岂堪长负弩,黑头偏乞早投簪。

家当杨柳茶烟细,门比柴桑柳色阴。

除却簿书劳半载,一生清福总山林。

(0)

春日居法云兰若·其三

古路苍苍入鹫峰,烟霞隔断往来踪。

时将真诀灯前课,每与游僧竹下逢。

满架瑶函藏贝叶,远林山色绚芙蓉。

闭门晏坐尘缘息,又听云堂起暮钟。

(0)

再送元瀚次来韵

一尊同向蓼花滩,露下丹枫落叶残。

身泛孤舟愁弟远,泪挥双袖别君难。

凄凉戍角秋霜晓,明灭渔灯夜雨寒。

此去入林寻旧隐,高斋新长几琅玕。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