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居法云兰若·其三》
《春日居法云兰若·其三》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古路苍苍入鹫峰,烟霞隔断往来踪。

时将真诀灯前课,每与游僧竹下逢。

满架瑶函藏贝叶,远林山色绚芙蓉。

闭门晏坐尘缘息,又听云堂起暮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法云兰若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古路苍苍入鹫峰”,以苍茫的古道和高耸的鹫峰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暗示了隐士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接着,“烟霞隔断往来踪”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此处的隐秘与与世隔绝,仿佛是人间的一片净土。

“时将真诀灯前课,每与游僧竹下逢”两句,展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修行与交流。在灯下教授真谛,与游行的僧侣在竹林中相遇,既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也表现了与外界的和谐共存。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也蕴含着与自然界的深深连接。

“满架瑶函藏贝叶,远林山色绚芙蓉”描绘了法云兰若内丰富的文化与自然景观。瑶函象征着珍贵的书籍或知识,贝叶则是佛教经典常用的书写材料,这里比喻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而“远林山色绚芙蓉”则以绚丽的山景比喻了自然之美,与前文的文化积累相映成趣,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的世界。

最后,“闭门晏坐尘缘息,又听云堂起暮钟”两句,总结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与心境。闭门独坐,远离尘世的纷扰,通过冥想与修行达到心灵的平静。而“云堂起暮钟”则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以及对新一天的期待与准备,体现了循环往复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佛法、知识与美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说经道者

澜翻口里说三车,一衲唯披百结麻。

应笑经僧内供奉,等閒尽著紫袈裟。

(0)

寄张公洞黄宫主

春草没驴肩,新吟今几篇。

每逢仙友说,多在石田边。

燕穴穿平地,龙巢出半天。

常思访毛节,凡骨恐腥膻。

(0)

发清湘·其二

花树移方活,丁宁莫损残。

待逢春气暖,开与后人看。

酒任随车载,诗从就柱刊。

料应吟赏处,说著种时难。

(0)

慈湖墨竹·其二

戏笔偶然成此耳,直将造化论锱铢。

不知茂叔庭前草,有此风烟一段无。

(0)

忆山中

山中桂香满,无复向来游。

官事何时了,一年孤负秋。

(0)

风雨宿湖心

渺渺平湖四接天,孤舟曾系夜来船。

持鞭又逐风尘去,却忆秋篷听雨眠。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