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
《壬寅重九,不预会,独游普门寺僧阁,有怀子由》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思念。

"花开酒美盍言归,来看南山冷翠微。"

这里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图景,花开二字轻巧自然,酒美盍言则透露了诗人在宴席上的愉悦心情。然而,这种欢乐并未持久,因而有“归”意,即是说欢聚时光不长,最终还是要告别。而“来看南山冷翠微”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之情,似乎在对比世事的繁华与自然山水的清幽。

"忆弟泪如云不散,望乡心与雁南飞。"

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泪如云不散形象鲜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远方弟兄的思念。而“望乡心与雁南飞”则是借着大雁南迁的景象,抒写了诗人自己的归乡之情。

"明年纵健人应老,昨日追欢意正违。"

这里诗人感慨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明年纵然身体健康,但岁月也在不断地将人推向老态。昨日追欢,则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而这种追寻之心,恰好是与现实中无法挽回的时间背道而驰。

"不问秋风强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讥。"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哲理和超脱的情怀。不问秋风,即是不去计较世间的是非恩怨,而是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扰。秦人不笑楚人讥,则是在表达一种豁达的心态,认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对事物的看法自然有差异,不必计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泛月三首·其一

山古湖宽列仙地,气澄云敛好秋时。

御园漫惜启跸早,塞苑端欣泛舸宜。

(0)

密云县行宫对雨

夜雨通达曙,野桥定涨津。

传宣教驻跸,偃仰对萧晨。

未见云生缝,生憎山隐皴。

行宫难宴息,渐石廑多人。

(0)

丽瞩轩小憩·其四

云窗四面纵观宜,绣壤回青宝露滋。

半岁一来片刻去,高轩笑我是何为。

(0)

丽瞩轩小憩·其三

秋晓登临似去年,清河遥见石槽连。

驾言巡狩仍由此,已觉先期兴勃然。

(0)

泛月杂咏十二首·其六湖

空澄正印虚明体,摇漾又宜流动情。

翠舸不教轻下棹,琉璃一片可怜生。

(0)

学圃杂兴五首·其一

北村有隙地,种树还艺蔬。

清溪贯其间,不井可辘轳。

将谓无愁旱,川涸圃渐枯。

乃悟凡百为,省力非良图。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