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老别无能对酒歌,相看脉脉思悬河。

李唐诗律非风雅,庄列文章是鬼魔。

医国须令元气壮,养民何用教条多。

旧游洙泗今重到,应有清风起后波。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前往山东任职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思。

首联“老别无能对酒歌,相看脉脉思悬河”,以老友离别的情景开篇,通过“无能对酒歌”表达出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不舍,“相看脉脉思悬河”则运用比喻手法,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比作难以跨越的河流,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伤感。

颔联“李唐诗律非风雅,庄列文章是鬼魔”,在此处,诗人对当时文坛的风气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李唐时期的诗歌格律过于拘泥,缺乏风雅之气;而庄子、列子的文章则被他视为邪魔,暗示了对某些思想观念的不满。

颈联“医国须令元气壮,养民何用教条多”,诗人转而思考国家治理的问题。他主张治理国家需要让国家的根基——元气——强壮,而不是依赖过多的教条和规则。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治理的独到见解,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尾联“旧游洙泗今重到,应有清风起后波”,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洙泗(古代教育圣地)共游的美好时光,并期待友人此行能够带来新的变革和影响,如同清风吹过水面,留下涟漪。这既是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进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思想视角。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偶书

望春楼上倚阑时,祗此霜天也自奇。

远水平山浑似画,新寒爱日稳催诗。

不知木叶藏村舍,忽有鸡声过短篱。

闲却主人朝省步,经年端坐看清晖。

(0)

闺门诗三首·其二

无心事铅黛,采采菊金黄。

徘徊欲寄远,云梦连潇湘。

岂不怀君子,念念不敢忘。

西邻击神鼓,东邻闹笙簧。

三嗅篱边英,泪落秋风香。

(0)

范达夫砚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

龙蛇起陆孔翠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0)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其一

两种色,一枝花。何郎汗汤饼,妃子醉流霞。

寂寥难伴山斋客,风味宜归太守家。

(0)

对竹

劳生分素定,大患天所辱。

时于尘埃中,许我对修竹。

此君风味高,瘦骨不生肉。

烟梢堕新箨,当面变苍玉。

风邀嘉月过,众叶乱相触。

寒光下照之,到地影犹绿。

谁能相从饮,莫听人间曲。

细响侑孤斟,洗却一生俗。

(0)

出江·其一

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

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

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

牵衣小儿笑,叙事老妻怆。

一杯藜藿羹,敢谓复同饷。

地气既疏泄,山居亦清旷。

米贱不愁贫,时和定无瘴。

相与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惟怜囚罪身,此去几时放。

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