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
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
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
牵衣小儿笑,叙事老妻怆。
一杯藜藿羹,敢谓复同饷。
地气既疏泄,山居亦清旷。
米贱不愁贫,时和定无瘴。
相与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惟怜囚罪身,此去几时放。
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
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
何必春水船,而后始天上。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
自闻橹声近,延首日颙望。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
牵衣小儿笑,叙事老妻怆。
一杯藜藿羹,敢谓复同饷。
地气既疏泄,山居亦清旷。
米贱不愁贫,时和定无瘴。
相与戴君恩,形影且依傍。
惟怜囚罪身,此去几时放。
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出江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首句“四岸出前江,开帆破洪浪”展现了江面开阔,船只破浪前行的壮丽景象。诗人感叹不必等到春天水涨船高,此刻便已如在天上的快意。
“一家五年别,万里远来访”表达了诗人与家人久别重逢的深情,五年分离,万里迢迢,只为相见。听到船桨声渐近,诗人满怀期待,“延首日颙望”,描绘出翘首期盼的画面。
“今朝两相即,悲喜不可状”写出了重逢时的复杂情感,既有悲也有喜,难以言表。孩子欢笑,妻子叙述往事,温馨又感伤。简单的藜藿羹,却充满深情厚谊,“敢谓复同饷”。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居环境的清新旷达,生活虽然简朴,但因米价低廉,不虞贫困,气候宜人,没有瘴疠之患。他们一同感恩皇恩,彼此相伴。
然而,诗人的忧虑也流露出来,自己因罪被囚,不知何时能获释。“欲以问白鸥,白鸥波浩荡”,以白鸥自由飞翔的形象,反衬自己的囚徒之苦,寓意深长。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诗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怯倚银屏,绣带平量,香肌暗消。
怅年来病减,丰姿顿改,日长睡起,意态犹娇。
臂欲松金,肩如削玉,云样衣裳水样绡。
湘裙底,更一钩罗袜,宽褪莲翘。镜中薄了兰膏。
怪落尽。芙蓉两颊潮。
看秋波阁泪,愁凝眼角,春山锁恨,情蹙眉梢。
飞燕轻盈,小蛮憔悴,莫向东风斗柳腰。
黄昏后,怕灯前月下,顾影魂销。
雨馀露井春生,飞琼夜剪瑶池雪。
新妆照水,繁英如玉,几枝初发。
洗尽铅华,消除尘垢,望中幽洁。
但芬芳未了,枝头杜宇,偏只是、啼声彻。
爱尔丰姿清绝。倚雕栏、不言堪悦。
玉兰沁露,梨花带雨,风神终别。
烟净池塘,日长庭院,莺声乍歇。
趁东风、试把琼枝摘取,绿窗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