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幽居,溪园上、新来卜筑。
况自有、一泓流水,万竿修竹。
屈指花朝才两夜,祥烟瑞气腾芳郁。
问辽空、何物堕人间,长庚宿。薰宝鸭,烧银烛。
歌窈窕,倾醽醁。愿年年常恁,颜红鬓绿。
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
看芝兰、玉树早蜚英,青毡复。
潇洒幽居,溪园上、新来卜筑。
况自有、一泓流水,万竿修竹。
屈指花朝才两夜,祥烟瑞气腾芳郁。
问辽空、何物堕人间,长庚宿。薰宝鸭,烧银烛。
歌窈窕,倾醽醁。愿年年常恁,颜红鬓绿。
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
看芝兰、玉树早蜚英,青毡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幽居生活。开篇“潇洒幽居,溪园上、新来卜筑”即设定了一个隐逸自适其乐的景象,诗人在溪边选址建造自己的小园,展示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的超脱。接着,“况自有、一泓流水,万竿修竹”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小园内的美丽景色,有清澈的流水和成千上百的竹子,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宁静的元素。
“屈指花朝才两夜,祥烟瑞气腾芳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花开两夜,意味着时间的短暂,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短暂的美好也能让人感到心满意足。而“祥烟瑞气”则增添了一丝神圣和吉祥的气息。
“问辽空、何物堕人间,长庚宿。薰宝鸭,烧银烛。歌窈窕,倾醽醁。”这几句诗语言精美,意象丰富。诗人询问天空,什么东西能堕入尘世,却又描绘出一种超脱的场景——可能是指月亮或星辰,也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心灵状态。而“薰宝鸭”和“烧银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享受,“歌窈窕,倾醽醁”则透露出一种宴饮畅谈的愉悦场景。
最后,“愿年年常恁,颜红鬓绿。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希望这样的日子能一年年地持续下去。而“长厚而为难老本,慈仁便是长生箓”则是在阐述一种哲学,即通过宽厚和慈善来达到内心的长存。
整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景、精神寄托的深切感受。
漠漠河西尘几重,年来画马亦难逢。
题诗记著今朝事,同看联翩五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