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全文
宋 / 陈与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镜中无复故人怜,却愧谋生后计然。

叔夜本非堪作吏,元龙今悔不求田。

怀亲更值薪如桂,作客重看栗过拳。

万事巧违高枕卧,忧来一夕费三迁。

(0)
翻译
镜子中已不再有旧日知己怜爱,我深感惭愧在谋生后才明白道理。
像嵇康本不适合做官吏,陈登如今也后悔没有早些归隐田园。
怀念亲人时柴火如同贵桂,作客他乡又见栗子大过拳头。
世间万事总与愿望相违,忧虑缠身让我一夜难眠,辗转反侧三次之多。
注释
故人:旧日的朋友。
谋生后计然:指在谋生之后才意识到的道理。
叔夜:指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著名文士。
元龙:指陈登,字元龙,东汉末年名士。
薪如桂:形容柴火珍贵,如桂木一般。
栗过拳:栗子大过拳头,形容栗子硕大。
高枕卧:安稳地躺着。
三迁:形容辗转反侧多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题目为《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其三)》。诗人通过镜中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他感叹镜中的自己不再被故人怜爱,感到在谋生计策上的失策,暗示了仕途的不如意。诗人提到嵇康不适合做官,又追悔当初没有像刘备那样选择归隐田园。家庭贫困,柴火昂贵,诗人身处异乡,看到栗子小如拳头,生活艰辛。最后,他感慨万分,即使有高枕无忧的愿望,忧虑之事仍让他辗转反侧,一夜之间多次变换睡姿,体现了内心的焦虑和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
朝代:宋   字:去非   号:简斋   生辰:1090-1138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你喜欢

纸鸢

祇是凭风力,飞腾自不知。

转来高处去,肯顾此身危。

云外摇双翼,空中寄一丝。

每愁吹断后,欲觅意何之。

(0)

会稽颂·其六

典午西兮金谷辈,渡而东兮蔼多士。

嘉内史兮屏浮华,淡物累兮颐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东山兮雅志。

修禊事兮兰亭,觞曲水兮群英。

追雩风兮涵泳,渺万化兮均平。

纪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诣。

蔚翔凤兮一札,宝连城兮千祀。

太傅起兮为苍生,扶晋鼎兮蹙苻秦。

内史归兮乐山水,师万石兮饬子孙。

出与处兮两贤,意易地兮皆然。

(0)

桔槔

谁作机关巧且便,十寻绕指汲清泉。

往来济物非无用,俯仰由人亦可怜。

(0)

长相思慢

叶舞殷红,水摇瘦碧,隐约天际帆归。

寒鸦影里,断雁声中,依然残照辉辉。立马看梅。

试寻香嚼蕊,醉折繁枝。山翠扫修眉。

记人人、蹙黛愁时。

叹客里、光阴易失,霜侵短鬓,尘染征衣。

阳台云归后,到如今、重见无期。

流怨清商,空细写、琴心向谁。

更难将、愁随梦去,相思惟有天知。

(0)

浅水短芜调马地,淡云微雨养花天。

(0)

寻僧

秋净日晖晖,间行风满衣。

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