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
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
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
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
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无名氏作品,题为《柳梢青·庆太守正月廿五》。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如下:
开篇“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描绘了新年伊始,元宵之夜的热闹已经过去,而春节的气氛依然浓厚,时间飞逝,正值十天一旬的轮回。这里通过对节日生活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岁序更迭、时光荏苒的感慨。
紧接着,“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三句,则是诗人提及历史上的名人佳话,通过“长庚梦李”和“嵩岳生申”两个典故,传达了对往昔英杰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这里的“长庚”指的是唐代名将郭子仪,“嵩岳”则是道教名山之一,代表着高洁超凡的境界。这两处引用,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江淮草木知名”一句,则转而描绘自然景物,江淮地区的草木因历史人物的点缀而声名远播,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织的描述,凸显了诗人对于历史记忆和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
“有多少、阴功在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隐蔽之士或贤者的敬仰。这里的“阴功”指的是那些不求名利,只愿默默奉献的人和事,这种情感表露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最后,“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三句,则是诗人在宴席之上,对那些还未能名扬天下的贤士表示出一种忧虑和期许。这里通过对酒宴场面的描写,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世人认知的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节日气氛、历史典故、自然景观以及个人情感的层层叠加,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传递了一种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对于隐逸之士的赞美,以及对于人才不被发现的忧虑。
羞朱妒粉,染雾裁云,淡然苍佩仙裳。
半额蜂妆,莫道梳洗家常。
碧罗乱萦小带,翠虬寒、一架清香。
春思苦,倚晴娇无力,如待韩郎。
密幄笼芳吟夜,任露沾轻袖,月转空梁。
弱骨柔姿,偏解勾引诗狂。
遗钿碎金满地,恨无情、风送韶光。
闲昼永,看青青、垂蔓过墙。
穜稑旱欲槁,蒺藜秋向荣。
哲匠轸民瘵,慨此疚魂明。蓐收正秋敛,肥?何纵横。
仰霄■蟾曜,聆垤伫鹳鸣。彼美玩华光,芳樽酌兰生。
崇榭歌窈窕,秀质罗辎軿。
节序孰不欢,宅生念匪轻。
同袍正焦灼,对酒何忍倾。
恤喜限惛智,同兹感阴晴。
淰淰山云起,策策林飙惊。
企彼天瓢润,弭此农槔声。
崇情发翰墨,赏心谢筹觥。
溥泽乃夙念,穹爵岂所营。
荣贱有异分,感兹友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