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牵江诣阆州,旌旗拥接旧君侯。
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
夺锦亭围花阵雨,离堆记积藓痕秋。
平生谩有相如檄,拿手何时作胜游?
百丈牵江诣阆州,旌旗拥接旧君侯。
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
夺锦亭围花阵雨,离堆记积藓痕秋。
平生谩有相如檄,拿手何时作胜游?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送萧万户还蜀二首(其二)》。诗中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萧万户归蜀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往昔功业的回忆。
首句“百丈牵江诣阆州”形象地写出江水浩荡,仿佛被牵引至阆州的情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的“旌旗拥接旧君侯”则描绘了萧万户归乡时的威仪与荣耀,如同昔日的君侯出行一般。
“按行貔虎千岩戍,蹴踏鱼龙万里流”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戍守的将领比作猛兽,江流比作鱼龙,生动地表现了萧万户在军事上的赫赫声威和壮志豪情。
“夺锦亭围花阵雨,离堆记积藓痕秋”两句通过描绘夺锦亭周围的繁花似锦和离堆遗迹的苔藓痕迹,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流转,寓含着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最后,“平生谩有相如檄,拿手何时作胜游?”表达了诗人对萧万户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能与友人一同游历名胜的向往,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并未实现,充满了惋惜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过往功绩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慨,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历史的感慨。
风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
彩燕飞春,祥麟绂旦,当日文星高照。
天地无情,向十载、风埃吹老。
盖世科名,经邦事业,白衣苍狗。不是贪名求分表。
漫猎较、逢场一笑。
野外朝仪,城中马队,且暂淹才调。
为斯文争一脉,斯文在、乾坤未了。
烂醉金尊,夜何其,东方渐晓。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燕莺犹恋芳菲。
向枝头、叶底依依。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篪。步新堤。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