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渡江有作》
《次韵渡江有作》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弃舟植杖首重回,隔岸遥闻津鼓催。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

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江后,弃舟步行,回望江面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首句“弃舟植杖首重回”,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离开船只,手持拐杖,回头眺望的场景,充满了画面感。接着,“隔岸遥闻津鼓催”一句,通过远处传来的鼓声,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和山峦赋予了情感,梅花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山峦则似乎在回应着笑声,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诗人继续前行,所见之景愈发壮丽,瑞雾环绕着宫殿,神光在五台山中闪烁,既体现了皇家的威严,又蕴含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最后,“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表达了诗人虽身在公务之中,却能享受超脱世俗的乐趣,以文笔如风雷般激扬,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江后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独特情怀。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和人松江·其二

去年春尽西湖上,把酒看山听涧泉。

今日松江烟浪里,平分诗思入渔船。

(0)

听雨轩四首·其一

春到池塘草自青,飞花时度破窗棂。

恨无好句追颜谢,赖有鸣蛙鼓吹听。

(0)

次子都兄借杨凝式帖韵·其一

空传狸骨与鹅群,惟有关西笔可珍。

镵刻所存犹劲健,欧虞信是捧心人。

(0)

挽如老归真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0)

灵洲

眼前无限往来舟,射利干名不肯休。

少见人心如此寺,屹然砥柱在中流。

(0)

送僧惠本

山僧青芒屩,厌踏城中土。

水风寒萧萧,片影过沙渡。

晚云迎归锡,低飞暗石路。

暮钟落前峰,去冲后山雨。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