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如老归真》
《挽如老归真》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lǎoguīzhēn
sòng / mǎoyīng

jiàncáisānxuānchuánzuòwáng

píngshēnggōngshēngdàochuíjuéyánxiāng

yuánfēngāochàchánmíngquèfāng

kāibāocángǎozàiqièfàngháoguāng

注释
才:刚刚。
坐亡:突然去世。
功行:善行和修行。
垂绝:即将终结。
高刹:极高的佛塔,象征成就。
四方:各地。
开包:打开包裹。
藁:古代的竹简或文书。
毫光:微弱的光芒,这里指暴露。
翻译
才分别三天,就传闻他已经去世。
他一生的功德即将结束,临终的教诲仍留有余香。
他的缘分没有达到极高的佛塔,但禅宗名声却传遍四方。
打开包裹,里面是他遗留的经书残页,切记不要有任何光芒泄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创作的《挽如老归真》。诗中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生前德行的赞颂,表达了对亡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逝者去世的情形,仅仅三日未见却听闻其已经仙逝,传言迅速,这种写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急切与哀伤。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这两句赞扬逝者生前德行高洁,临终之时还能留下美好的偈语,给人以正面的引导和精神上的慰藉。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这两句则描绘了逝者的禅修功夫深厚,即便身处尘世,但其禅定的境界超然物外,无需依托于高山寺院,其禅名亦传遍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亡者灵魂得到安息,同时也告诫生者要珍惜每一缕佛法的智慧光芒,不要让它有所损耗或丧失。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法的敬仰。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寄黄士明太史二首·其二

梦卜频年切,储才仗异时。

趋朝初述史,下直富摛词。

更想韩云殿,齐欢谢草池。

汪波俱相度,先后美规随。

(0)

过长沙询贾生故宅

汉道犹全盛,君为痛哭书。

少年方志大,前席岂恩疏。

赋鵩悲时外,怀沙吊古馀。

行人多感慨,立马正踌躇。

(0)

和希举彦成二宗侯春游诗二首·其一

紫陌条风远,朱门淑气新。

流年堪抚景,结骑好乘春。

红染桃初遍,青垂柳欲匀。

馀寒欣渐散,鱼鸟总相亲。

(0)

铁柱宫二首有序·其一

墨绶辞荣日,黄冠入道时。

嵩阳元法地,章水亦瑶池。

柱藉千年镇,宫开万寿基。

睹河思禹绩,移颂大江湄。

(0)

读重明纪异录二首有序·其二

传家勋节茂,德聚感仙灵。

露浥萱逾秀,云开婺转荧。

阶庭重戏綵,里闬更垂青。

母视从天视,应教护晚龄。

(0)

九月既望陈勋卿招同穆王二令公登龙津逍遥楼望西樵诸山既暮移酌于东轩就月漫赋二首·其一

未尽登高兴,深樽正可亲。

篱花初满径,秋月更重轮。

野俗看仍朴,康谣听转新。

莫疑双剑合,此地是龙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