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
千里无居人,茫茫但蓁棘。
东西失蹊径,南北迷阡陌。
室庐尽空虚,坟垄皆发掘。
日行畏虎狼,夜卧忧盗贼。
今日狐兔场,当年帝王国。
兴亡故常理,何为至斯极。
泪下如流泉,潸潸自沾臆。
否泰恒相代,乘时圣明出。
垂衣成至治,天下定于一。
四夷奉琛贽,万国尊王室。
礼乐复兴行,流离再安集。
鸡犬声相闻,田畴富黍稷。
徵以鸿雁诗,于焉在中泽。
悠悠荒路间,能使客心恻。
千里无居人,茫茫但蓁棘。
东西失蹊径,南北迷阡陌。
室庐尽空虚,坟垄皆发掘。
日行畏虎狼,夜卧忧盗贼。
今日狐兔场,当年帝王国。
兴亡故常理,何为至斯极。
泪下如流泉,潸潸自沾臆。
否泰恒相代,乘时圣明出。
垂衣成至治,天下定于一。
四夷奉琛贽,万国尊王室。
礼乐复兴行,流离再安集。
鸡犬声相闻,田畴富黍稷。
徵以鸿雁诗,于焉在中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变迁的景象,诗人漫步在悠长无人的道路上,心中充满感慨。他感叹千里之内不见人烟,只有丛生的荆棘和废弃的房屋,道路迷失,田野荒芜。昔日的繁华帝都如今只剩下凄凉的墓地,让人不禁悲从中来。
诗人深感世事无常,兴衰更替乃世间常态,但他仍怀有希望,期待圣明君主的出现,如同春风吹过,能带来太平盛世。那时四方来朝,礼仪乐章复兴,百姓安居乐业,鸡犬相闻,田间稻谷丰饶。最后,诗人引用鸿雁的意象,寄寓对和平繁荣未来的期盼,这一切将在广阔的中泽之地实现。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渴望,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隔溪见崇岭,巉削眩直睹。
一石当折流,冲剥几千古。
自离白岳来,计程卅里许。
岳势信瑰奇,弁兜太汹武。
行行渐平衍,兹岭忽峭举。
一洗磊诃形,青空纵飞舞。
支峰转径得,瞥眼巨灵斧。
石理作斜皱,僵极流媚妩。
我行探黟山,兹或一班数。
回头视群峰,咄哉哙等伍。
此身卑贱无一能,矫吭但欲为新声。
淫哇韶濩世莫辨,当歌忽觉伤我情。
飞而食肉负骨相,老饕大嚼聊为生。
平原十日醉未醒,一朝辞我归榛荆。
因兹对食每不御,感恩七尺鸿毛轻。
十年未知所死处,盛时往矣悲慎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