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卷波作沙色,中有数顷如泼墨。
是为望夫之高山,沉沉影落江心黑。
操篙下探不见底,侧行牵挽难为力。
疾风为我西北来,打鼓张帆何快哉。
百夫呼噪绝水府,心胆壮敌山崔嵬。
须臾已入大信口,回听怒浪声如雷。
姑孰堂前溪水清,扁舟夜泊已三更。
微微雨过有秋意,漠漠云开对月明。
长江卷波作沙色,中有数顷如泼墨。
是为望夫之高山,沉沉影落江心黑。
操篙下探不见底,侧行牵挽难为力。
疾风为我西北来,打鼓张帆何快哉。
百夫呼噪绝水府,心胆壮敌山崔嵬。
须臾已入大信口,回听怒浪声如雷。
姑孰堂前溪水清,扁舟夜泊已三更。
微微雨过有秋意,漠漠云开对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壮丽与险峻,以及乘船行于其上的惊心动魄之感。诗人以长江为背景,通过“卷波作沙色”、“泼墨”等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深邃。接着,诗人引入“望夫之高山”,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色彩,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操篙下探不见底,侧行牵挽难为力”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江中航行时的艰难与挑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斗争。随后,“疾风为我西北来,打鼓张帆何快哉”则展现了乘风破浪的豪迈与自由,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
“百夫呼噪绝水府,心胆壮敌山崔嵬”进一步渲染了航行的紧张与刺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勇气与决心。最后,“须臾已入大信口,回听怒浪声如雷”描绘了船只顺利进入安全区域的瞬间,以及回望时的震撼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长江的壮美与险峻,也传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勇敢与坚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