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多峰秀,江西又状元。
乱离尝惯见,生死却难论。
云遇南皋里,自携北海樽。
从来随所适,松菊至今存。
吉水多峰秀,江西又状元。
乱离尝惯见,生死却难论。
云遇南皋里,自携北海樽。
从来随所适,松菊至今存。
这首诗描绘了吉水的山峰之美与江西的文人风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乱世与生死的深刻思考。首句“吉水多峰秀”,以“多峰”和“秀”两个字,生动地展现了吉水山水之美,仿佛让人置身于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接着,“江西又状元”一句,既是对江西人才辈出的赞誉,也暗含着对文人雅士的敬仰。在古代,状元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象征着才华横溢与学识渊博,这一句将地理特征与人文精神巧妙结合,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乱离尝惯见,生死却难论”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乱世中,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生死难以预料,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反思。
“云遇南皋里,自携北海樽”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画面。诗人似乎在云雾缭绕的南皋里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独自携带着来自北海的酒杯,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与自在。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
最后,“从来随所适,松菊至今存”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强调顺应自然,随心所欲地生活,就像松树和菊花一样,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这种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超越,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看雨春山中,晴日未可及。
峦华与岭秀,濯濯翠流汁。
水墨间罨画,屏风四围立。
杂花逗馀红,雅与松共湿。
低云满窗户,似爱幽者入。
我初作静观,并喜得静习。
纷纷冶游子,此景不足给。
有诗在此境,佳句待人拾。
诗肠倘乾燥,亦许借润浥。
持之报杨子,正可事屐笠。
皇施仁,浩无垠,普天率土皆王臣。
岛夷卉服咸尊亲,如彼葵藿迎朝暾。
满刺加,处海滨,道里辽绝世罕闻。
使者过之忽咨询,老稚稽首怖且欣。
挈妻孥,徔臣邻,远涉钜海趋天津。
不惮险远谒枫宸,方物上陈兼异珍。
琛贝绚烂杂宝薰,服食器用罗缤纷。
吾皇慎德期日新,岂在玩好劳晨昕。
万邦黎庶归陶甄,嘉此岛夷忠且勤。
万里效顺输瑶琨,圣皇怀柔道弥敦。
大官宴之酌以醇,锡以内帑绮与纁。
远人屏营望天门,喜瞻中国明圣君。
仰聆天语何谆谆,感兹苍穹雨露均。
小臣何幸沾洪恩,称圣寿,亿万春。
朝霞拥晴迎太阳,满空炫转朱火扬。
凤綵龙文结缥缈,歘忽变化神灵张。
始疑天孙织锦过,七襄百花就剪将。
缝裳精光倏烁帝为喜,命呈下土旌成章。
又疑女娲鍊石初得方,功肇洪炉开混茫。
火精水银出铸冶,金花五色填穹苍。
玉京瑶台如帝乡,道德君王同紫皇。
阊阖九门辟荡荡,文武干官鸿雁行。
时和气应群物育,从兹衮衮来祯祥,载睹卿云歌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