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溪翁谁,人疑鸟不疑。
閒将鹤起舞,不作老无奇。
任病还亲酒,虽慵不废诗。
悠然清唳外,一枕到皇羲。
潦倒溪翁谁,人疑鸟不疑。
閒将鹤起舞,不作老无奇。
任病还亲酒,虽慵不废诗。
悠然清唳外,一枕到皇羲。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对鹤(其一)》描绘了一位落魄但心境悠然的溪边老人形象。首句“潦倒溪翁谁”,以“潦倒”形容老人的境遇,引人关注;“人疑鸟不疑”,通过他人对老人的误解,反衬出他的淡泊与自在。次句“閒将鹤起舞”,写老人闲暇时与鹤共舞,展现出其超脱尘世的雅趣。
“不作老无奇”进一步强调,尽管年事已高,但老人并不乏味,反而充满活力。后两句“任病还亲酒,虽慵不废诗”,表现了他即使身体欠佳,仍坚持饮酒作诗的生活态度,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
最后,“悠然清唳外,一枕到皇羲”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老人在鹤鸣声中安然入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心境达到了与古代圣贤(如伏羲)对话的境界。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深思考。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
春秋书大雨,三日巳为霖。
如何方春时,终月常积阴。
淙空若泉泻,荡地成渊深。
曾无昼夜别,顾恐山岳沈。
疑是天上河,底漏不可禁。
傍无女娲石,欲补难为针。
又疑坎宫水,阳曜所不临。
何等大鬼物,戏把北斗斟。
谁笼三足乌,冷卧空桑林。
勾芒失权柄,羞耻啼盈襟。
枉杀几树花,恣许泥土涔。
或云天有意,欲使诛荒淫。
田谷彼何罪,芽颖当森森。
一粒且漂溺,不啻千黄金。
路绝吊客行,馁我忧巢禽。
风声怒打屋,寒气狞穿衾。
况我出山远,久次兹江浔。
嗟嗟岁月晚,悠悠金玉音。
无聊但诙笑,有得还歌吟。
莫怪旅愁甚,旅人千万心。
三载居邻县,得闻金玉音。
路遥相见少,道合受知深。
已矣瓜时戍,悠哉魏阙心。
归舟望不及,白日隐寒林。
凤皇贵在德,孔翠岂无文。
诗礼多承训,贤能迥出群。
谈清蜕尘滓,志大蹑烟云。
更喜并州牧,豪英天下闻。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