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觊创作的《送分司吴太博还乡》。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为一位名叫吴太博的官员送别,他即将离开公职回到福建老家。

“休官众未许,分政且归闽。”开篇便点明了送别的背景,"休官"指的是官员辞职或退休,而"众未许"意味着并非所有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允许。"分政"是指官员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或地区工作,而"归闽"则表示吴太博将回到福建。

“名系金闺彦,身为蕙帐人。”这里的"名系金闺彦"可能在比喻吴太博有着显赫的名字和声望,"身为蕙帐人"则是说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本质上仍是一个普通的人。

“林泉新得主,冠履渐无尘。”这两句描绘了吴太博回到自然环境后的生活状态。"林泉新得主"表明他如同找到一个新的主人一样,归于大自然的怀抱;"冠履渐无尘"则形象地描述他的衣物不再有尘土,可以理解为远离世俗的繁华。

“知足应常足,安能更问津。”这两句是对吴太博的勉励和祝愿。"知足应常足"意味着当一个人已经满足于目前的状态时,就应该保持这种满足,不再追求更多;"安能更问津"则是在劝告他既然已经选择了归隐的生活,何需再去追问世间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吴太博送别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回归自然的理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朋友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种兰·其十

寡嗜高无累,尘氛澹若无。

清严辞众卉,萧散寄灵樗。

虎刺花如雪,蛇文竹种初。

悠然不相顾,独往似离居。

(0)

洛城叹

洛城帝子真天人,西宫窈窕帝所亲。

妖书大索杳无迹,帝也冯怒东朝臣。

洛城高高天市垣,万历胙土开南藩。

太史授圭趣之国,椒风泣送承华门。

新开朱邸拟大内,诏赐警跸乘金根。

西宫辇,给祖道,珍奇平压千车辕。

飞章叩阍请赡田,小臣力诤徒为喧。

显皇宾天二十年,钩弋亦下陪陵园。

枭鸣赤社蛰龙蜕,洛水宵竭银潢翻。

是时襄后丧厥元,杜鹃双啼望帝魂。

洛城水流何浩浩,洛城官吏拜群盗。

金舆玉乘委荒草,兔苑梧宫止啼鸟。

监宫阿监跣披发,泣向宫门拾馀骨。

烧残流火照铜驼,弃城珠玑碎明月。

如云宫女三千花,一一新声出内家。

红鬟倭鬌驮细马,掩袖宫门泣绛纱。

天王素服发哀恸,庆陵雨泣号翁仲。

杜邮剑摇霜欲动,五丈原头星梦梦。

吁嗟洛城生勿悲,犹忆潜龙避梃时。

(0)

古诗十二首·其三

灼烁桃李花,含英发中庭。

闻君爱颜色,私自吐芳馨。

阳春沐光泽,衰草日夜青。

容华虑消歇,舍意苦未屏。

欲以委所欢,落落如晨星。

意长惜岁短,独立自屏营。

(0)

花朝雨中

轻阴榆柳共飘萧,藉地飞英点暗消。

久为乱离疏酒盏,不妨风雨妒花朝。

日高药臼敲残月,睡起茶声带落潮。

黄鸟一啼春老矣,早携双屐过溪桥。

(0)

寻僧次韵·其一

学得无机梦亦顽,枯禅半榻老僧閒。

空寮石鼎犹藏火,偃树危桥不碍湾。

欲晚乌巾投上座,能参花氏即深山。

相将归去春城晚,风送疏钟隔水还。

(0)

谷日归舟

画眠篷底随波飘,客思欲催午梦消。

石尤风苦退飞鹢,蟹眼茶沸春江潮。

祈谷农人快晓霁,候门稚子迎归桡。

青冥一点矗孤塔,山城落日如相邀。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